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 》綜合報道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會議部分發言摘編

時間:2025-05-22   來源:民主與法制時報  責任編輯:陳聰


吉林省法學會:建強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平臺 實現法學專家咨詢工作更大作為

多年來,吉林省把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抓手,法學會歷屆領導班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按照有人員、有場所、有經費、有制度、有成效的“五有”標準,接力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為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投身全面依法治國實踐搭建了廣闊舞臺。截至目前,全省已設立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2791個,實體入駐市縣兩級綜治中心,實現全覆蓋,組織1878名法學專家組建咨詢服務團隊,在服務黨委政府決策、化解社會矛盾、普及法律知識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2年,在遼源和長春兩市試點,開始設立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并在取得試點經驗基礎上在全省全面推開。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吉林省法學會進一步找準定位、整合資源,積極探索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律服務工作機制,走出一條符合時代發展需要、適合法學會發展的新路子。同時,堅持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強力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實體化、實戰化、數智化建設。堅持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與各級綜治中心建設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緊跟全省綜治中心建設步伐,一體推進人才資源整合和制度系統集成,實現了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與綜治中心融合發展。依托綜治中心信息平臺,將現代科技手段引入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既方便靈活,又高效快捷。

吉林省法學會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狠抓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深入探索法學咨詢專家參與社會治理的有效機制,不斷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的吉林實踐,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吉林篇章作出應有貢獻。

?

江蘇省法學會:主動融入大局 勇于改革創新 不斷提升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工作質效

近年來,江蘇省法學會充分發揮法學會工作獨特優勢和江蘇法治資源稟賦優勢,因地制宜、揚優展長,積極探索具有江蘇特點的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工作新路徑。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1680個。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已入駐縣級綜治中心92家,入駐率達96.8%,年內力爭完成全部入駐。2024年度,全省各級法學會依托基層服務站點等載體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培訓5266次,化解矛盾糾紛6.1萬件,解答法律咨詢4.2萬人次。

江蘇始終堅持在高質量發展大局、政法工作全局中謀劃思考法學會工作,緊緊圍繞中國法學會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兩方面重點部署,全面對接黨委政法委開展的“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法治薄弱村(社區)整治”兩項重點任務,創新實施法學專家咨詢工作站進駐綜治中心、法學會基層服務點進駐村(社區)的“雙進工程”,積極打造法學會工作融入大局、服務大局的新品牌。2024年,“雙進工程”被省委政法工作會議專門強調,并被省委政法委納入全省政法惠民“十件實事”強力推進。

加強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必須緊密結合法學會實際,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全面銜接、無縫對接。江蘇省法學會注重向專發力、向深拓展,通過分類細化建設標準、分級優化運行模式、分層打造專業隊伍,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規范化管理、制度化運行。

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是化解社會矛盾、服務基層群眾、助力平安法治建設的新平臺、新載體,江蘇省法學會始終把高效服務群眾、多途徑多手段化解矛盾糾紛擺在首位,在當好黨委政府的“智囊團”、讓法治建設成果惠及群眾中體現價值。

?

浙江省法學會:精準定位 精細服務 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貢獻法學會力量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定題、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光榮使命。浙江省法學會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認真落實中央政法委、中國法學會和浙江省委部署要求,以深入貫徹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會議精神為契機,以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入法為牽引,堅持打基礎、強功能、重實效,探索形成了以一體推進法助共富、法護創新、法促開放、法潤文化為特色的站點建設路徑。截至目前,全省共設立省級站點11個,市級站點12個,縣級站點107個,鄉鎮(街道)站點234個,全省2018名法學專家入駐站點,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強化頂層設計,全面建構職能有據、運行有序、保障有力的工作體系。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服務保障的重點是重大決策論證、重大風險防控、重大矛盾糾紛調處和重大信訪積案化解。浙江省法學會積極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明確提出“一年打基礎、兩年促規范、三年提質效”目標任務。

把握功能定位,著力完善有呼必應、即呼即應、一呼百應的運行模式。浙江省法學會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對照“人民群眾每一項訴求都有人辦、依法辦”,推動站點融入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大場景,充分發揮法治智庫作用,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積極探索創新,扎實推進合作聚能、數智賦能、人才強能的提質工程。在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過程中,浙江各地法學會既能按要求完成“規定動作”,又能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創新“自選動作”,有力促進站點提質增效。

?

山東省法學會:“點、線、面”協同強根基 “建、管、用”一體促實效 著力打造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齊魯樣板”

山東省法學會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現場會會議精神,按照中國法學會關于加強基層服務站點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的重要部署,堅持“點、線、面”協同發力,“建、管、用”一體推進,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統籌謀劃,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標準化建設。山東省法學會把基層服務站點作為法學會踐行初心使命、服務人民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平臺,作為法學會“一把手”工程,按照“健全網絡、整合資源、實戰實用、強化保障”的總體思路,打造符合時代特征、體現山東特色、滿足社會需求的基層服務站點體系。

突出實用實效,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實戰化應用。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要求,發揮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民生”的優勢,推動法治力量向基層延伸,助力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

主動融入中心,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特色化服務。突出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專業人才優勢,主動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探索基層站點法治服務新路徑,涌現出“青法先生”“法潤濟寧”“黃河禮遇”等特色服務品牌。

完善制度機制,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長效化運行。固化提升實踐經驗,健全完善制度機制,以制度促規范,以規范促發展,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工作常態長效,構建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山東省法學會將按照這次會議部署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擔當實干,以更大決心、更優舉措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高質量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

湖北省法學會:做實“小站點” 服務“大平安”大力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

基層服務站點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是基層法學會植根工程。近年來,湖北省法學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和中國法學會工作部署,搶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組織法學專家積極做好法律咨詢服務、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等工作,推動全省市縣兩級實現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實質入駐同級綜治中心,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力地服務平安湖北、法治湖北建設大局。

湖北省法學會黨組同志分別帶隊全覆蓋開展實地調研,先后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分片區調研座談會,督促指導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牢牢把握“建站點、抓專家、辦案件”的內在邏輯關系,不求建得多,但求作用發揮好,建一個成一個。各方面解紛資源扭在一起推動,一體推進,“各炒一個菜,共辦一桌席”,形成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整體合力,共同參與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依托各級綜治中心、矛盾調解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和會員所在單位、企業等,建設基層服務站點356個,其中市級34個,縣級147個,鄉鎮(街道)、村(社區)175個。

深刻認識和把握基層服務站點工作的法治屬性,把矛盾糾紛化解方式納入法治軌道,讓群眾在法律框架下分清是非,在權利義務統一中判斷對錯,從根本上實現定分止爭,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水平。

堅持法學會的專業優勢和行業特色,在全國率先出臺湖北省縣(市、區)法學會法學專家咨詢工作指引,通過提出法律咨詢意見發揮作用、體現價值。聚焦發展大局建言獻策,組織法學咨詢專家全面進駐基層服務站點。2024年以來,全省法學咨詢專家參與“四個重大”3867件,其中化解案件1966件,已案結事了1391件,參與咨詢論證1503件,受到了廣泛好評。

?

廣東省法學會:強化實戰功能 發揮專業優勢 構筑法學會基層服務新平臺

廣東省法學會將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深度融入廣東“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全省建成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1893個(省級3個、市級31個、縣區級204個、鎮街級1655個),參與基層服務站點日常運作的法學會會員3309名,法學會入駐縣、鎮兩級綜治中心1750個,入駐率100%。

2024年,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實現鎮街級綜治中心全覆蓋。廣東省法學會適時開展“全省法學會系統參與‘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課題研究,組織編寫工作情況匯編,總結先進經驗,查擺突出問題,推動全省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實現質的躍升。今年,廣東省積極推進縣(市、區)級綜治中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5月上旬實現全覆蓋。

同時,緊緊抓住綜治中心這一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的主渠道,通過在綜治中心建立基層服務站點,聚焦當地突出矛盾糾紛、人民群眾迫切法治需求,因地因事因時制宜開展工作,搭建起法學專家參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新平臺,推動更多法律資源和服務向基層傾斜,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

廣東省法學會將制度機制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先后制定了《廣東省法學會推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建設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深度融入“1+6+N”治理體系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完善法學專家參與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的工作規范。各地根據實際出臺制度規定40余件,有力保障了基層服務站點建設的順利推進。

下一步,廣東省法學會將深入貫徹本次會議精神,聚焦以專業法律服務助力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這一根本目標,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強基層服務站示范點建設,完善基層服務站點工作機制,加大基層服務站點保障力度,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更好發揮作用。

?

四川省法學會:專家賦智 站點賦能 助力更高水平法治四川建設

近年來,四川省法學會聚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需求,以推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進駐各級綜治中心為突破口,深耕基層平臺、智庫建設“兩個重點”,開創了“陣地支撐+智力支持”基層治理新路徑。

充分發揮黨委政法委的統籌抓總、協調各方作用,將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法學專家咨詢工作作為全省政法工作重點謀劃推進。緊扣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目標,建立黨委領導、政法委主導、法學會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五位一體”協同推進機制,成立工作專班,將基層服務站點建設運行情況作為市(州)法學會會長年終述職評議內容,形成高位推動、上下協調、多方聯動的工作格局。

堅持“小切口”破題,“大縱深”推進,積極助推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入駐各級綜治中心,暢通法學咨詢專家參與社會治理渠道,為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多元法治保障、注入“智庫動能”。大力推動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嵌入”各級綜治中心,全省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入駐市綜治中心3個,縣(市、區)綜治中心154個,鄉鎮(街道)、村(社區)綜治中心2799個。

四川省法學會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按照中國法學會部署要求,著力推動基層服務站點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融合發展。全面推動全省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入駐各級綜治中心,實現“站點建在群眾身邊、服務送到治理一線”。推動建立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矛盾聯調、風險同防等機制,實現法治服務與基層治理同頻共振。優選法學咨詢專家、法律工作者、法學會會員等精干力量常態化入駐中心開展工作,以更實舉措、更優服務、更強效能支撐和服務四川現代化建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四川法治力量。

?

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學會:堅持守正創新 堅守法治為民 切實把基層法治服務工作做深做細做到位

寧夏法學會堅持守正創新,堅守法治為民,依托各級綜治中心持續推進基層服務站點建設,5個地級市、22個縣(市、區)、243個鄉鎮(街道)全部建設了基層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為系統支撐和法治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寧夏實踐作出積極貢獻。

強化組織領導,統籌安排部署,系統架構服務體系。自治區黨委和黨委政法委把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納入平安寧夏、法治寧夏建設一體安排部署,一體推進落實。

堅持守正創新,一體融合推進,系統融入基層法治。充分發揮法學會獨特優勢,有機融入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塞上楓橋”基層法治工作機制,著力推動基層服務站點建設走深走實。強化與各級政法部門聯系合作,選聘法學咨詢專家1300余人,全面建成了以“塞上楓橋”為品牌、以法學咨詢專家為主干、以四級綜治中心為支撐的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網絡。

堅守法治為民,持續做深做細,系統拓展服務網絡。不斷完善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工作機制和法學專家咨詢工作規范,系統拓展法治服務網絡。著眼更好發揮法學會服務基層保障中心作用,以重點開發區、重要商務圈為重點,聯合建立政法部門包抓、政法系統領導包聯、法學咨詢專家包點的營商環境法治化工作機制。

下一步,寧夏法學會將繼續加強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與各級綜治中心融入融合,6月底前縣(區)、年底前鄉鎮(街道)綜治中心全部完成規范化建設,主動銜接基層人民調解司法行政條線和治安保衛委員會綜合治理防線,一體推進基層服務站點建設,一體發揮法學專家咨詢作用,持續強化縣(區)服務站點統籌、鄉鎮(街道)“一站式”化解功能,常態化預防排查管控各類矛盾風險,努力在“最多跑一地”的矛盾糾紛化解過程中,切實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法治力量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