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專題報道 》2024年 第38期 10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高水平法治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

時間:2024-11-13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敖婷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高水平法治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

劉?捷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法治為引領?!雹俑哔|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強調“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近年來,浙江省杭州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杭州、四個一流”的殷殷囑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高水平建設法治杭州,積極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體系,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以高水平法治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持續推動“八八戰略”杭州實踐走深走實。

  

  一、以良法善治激勵創新深化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法律制度建設,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法、專利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制定修訂,為促進科技創新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杭州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聚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加強科技創新法治建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相關法律制度的系統性、協同性,以制度創新塑造科技創新新優勢,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

  一是積極探索科技創新領域立法。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立法工作的政治原則和根本保證,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圍繞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積極推進《杭州市創新活力之城促進條例》立法,不斷健全科技創新領域法規制度體系,著力完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后制定、修改科技創新領域地方性法規8件,為深入實施創新強市首位戰略發揮法治的支撐保障作用,杭州在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連續3年居全球科技集群第14位。

  二是全面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秉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以高水平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為抓手,制定實施《杭州市專利管理條例》,積極推進《杭州市知識產權保護和促進條例》立法,探索建設產業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知識產權創新提質、運用提能、保護提效上持續發力,有效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始終保持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嚴打態勢,常態化組織市場監管、版權、公安、海關等多部門聯合開展“護航亞運”“西湖龍井”“劍網”“藍網”“昆侖”等知識產權執法專項行動,積極開展專利侵權糾紛“簡案快辦”“糾紛快處”國家試點,依法保護科創企業和科技人員的合法權益,讓“真創新”受到“真保護”、“高質量”受到“嚴保護”。2023年,杭州市共辦理知識產權行政案件2825件、刑事案件96起,專利行政裁決周期縮短至30日,電商維權案件平均辦理周期2.6天。持續創新和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成立杭州知識產權法庭,設立全國首家“生物經濟審判庭”,率先開展以律師調解為主的市場化解紛試點,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的壟斷行為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司法審判力度。2023年,杭州市各級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案件7599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98.14%,多個案例獲評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底,杭州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5.3萬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累計有效注冊商標128.83萬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入選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

  三是持續營造尊重創新的法治氛圍??萍紕撔?、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杭州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市的基礎性工作,制定出臺《杭州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抓好科技法律法規政策宣傳,弘揚誠信理念、創新文化和契約精神,讓全社會干事創業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扎實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實施,高質量開展“12?4”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活動,舉辦司法行政系統“法治惠民服務月”、行政執法“公述民評”、“阿普杯”普法創意大賽等系列活動,以案釋法宣傳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目前,杭州市建成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158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475個、社會普法組織246個,普法志愿者近1.6萬名。在浙江省率先出臺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構建以杭州地方版和四個行業版為內容的市域公民法治素養基準(1+X)體系,建立6類重點普法群體應知應會學法清單及系列配套讀本,推動科普法治宣傳教育與公民法治素養提升同頻共振。

  

  二、以良法善治推動改革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雹诩涌彀l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要在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創新,還要在管理和制度層面上有所創新。杭州把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建設作為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的總牽引,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著力破除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制度障礙,吸引集聚高端生產要素資源,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一是依法賦權賦能重大平臺改革發展。產業平臺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充分發揮地方性法規對平臺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保障、推動作用,理順體制機制,規范賦權賦能,鼓勵先行先試,強化產業平臺、科創平臺的規劃和要素保障,以法治之力為重大平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通過研究梳理重大平臺高質量發展的立法需求,為浙江省首個省級新區錢塘新區“量身定制”地方性法規《杭州錢塘新區條例》,以立法形式明確錢塘新區管委會職責和權限,從管理體制、財政保障、人事機制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保障等方面進行規范授權,鞏固平臺改革創新成果,建立激勵改革創新的容錯免責機制,保障錢塘新區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積極推進《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條例》《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條例》等立法項目,有序開展《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條例》修訂工作,推動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對外開放平臺,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重要平臺支撐。2023年,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數量再創新高、占全省85%,累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11項,成為杭州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

  二是建立健全支持和促進市場主體創業創新的法規制度體系。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的細胞,市場主體有活力,市場經濟就有動力。堅持以“小切口”立法引領“大產業”發展,扎實推進營商環境相關領域立法,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創制性立法,通過立法形式固化實踐中的優秀經驗做法,保障各項政策措施的穩定性、連續性,進一步增強企業創新創業的信心決心。制定浙江省首部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進一步增強營商環境規則和標準的明確性、穩定性、透明性。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五大產業生態圈”打造,先后制定實施《杭州市智慧經濟促進條例》《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城市治理促進條例》《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以立法規制助推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加快建設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持續迭代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一類事”改革,對市場準入、企業開辦、生產經營、破產重整、退出等重點環節進行規范,推動形成穩定良好的市場秩序,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2023年,杭州在冊市場主體達187.5萬戶,其中企業96.1萬戶,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連續21年蟬聯全國城市首位,在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中連續4年排名全國城市第一、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

  三是構建包容審慎的執法監管機制。圍繞法治環境更好、營商環境更優、人民群眾更滿意目標,深化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多跨協同,扎實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推行不予行政強制、不予行政處罰、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柔性執法三張清單”,讓“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成為常態。杭州市191個鎮街全部掛牌成立綜合行政執法隊,編制鎮街執法事項清單2337項,89.77%的行政執法人員下沉縣鄉兩級,其中71.78%下沉到鎮街執法一線,166個鎮街因地制宜精準賦權,制定鎮街綜合執法隊伍建設規范,“綜合查一次”實施率達74.89%,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全省首發《杭州市行政執法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實施辦法(試行)》,建立行政執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插手案件辦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組織開展平臺經濟執法、行政處罰信息網上公開等專項監督,設立14個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聘任30名杭州市法治建設監督員和特邀行政執法監督員,切實拓寬執法監督渠道,進一步增強執法透明度。

  四是完善高效便捷的涉企訴訟服務體系。探索打造杭州知識產權法庭、杭州破產法庭、杭州國際商事法庭三大“國字號”專業法庭和杭州互聯網法院“三庭一院”協同司法新模式,加快“涉營商環境審執智能化”“案款一件事”“司法拍輔”“共享法庭”等改革,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做到既嚴格規范辦理涉企案件、又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訴訟服務,切實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先行先試“商事糾紛預防化解一類事”,為企業間商事糾紛提供合規指導、法律風險防范、涉企矛盾糾紛化解等“全鏈條”法治服務,將“法護營商”落在實處。深化“執行一件事”集成改革,不斷完善執行多跨協同聯動機制,從源頭切實解決執行難,進一步提高執行質量和效率,切實保障勝訴企業合法權益,杭州市執行案件自動履行率居全省第一。深化信用在司法、政務等領域的全面應用,出臺《杭州市社會信用條例》,實施企業信用修復“一件事”改革,深化企業信用報告改革,建立健全信用激勵懲戒制度體系,打造“最講信用的城市”。

  

  三、以良法善治促進開放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同開放相伴而行,對外開放向前推進一步,涉外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雹垡獔猿衷诜ㄖ位A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擴大開放中推進涉外法治建設,不斷夯實高水平開放的法治根基。杭州作為省會城市,充分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三區疊加”優勢,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不斷強化高水平開放的法治保障,努力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

  一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穩步擴大規則、監管、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以制度創新打造開放新高地。全面對標《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高水平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出臺《杭州市跨境電子商務促進條例》《杭州市數字貿易促進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加快《杭州市數據流通交易促進條例》立法進程,積極探索完善數據要素交易、確權、共享等方面的制度規則,更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圍繞數字貿易全產業鏈累計形成超過100項創新舉措,其中3項制度創新入選國務院自貿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

  二是創新國際商事調解機制。推進涉外法治工作,根本目的之一是用法治方式更好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杭州致力于打造國際商事爭端解決優選地,掛牌成立并實質化運行杭州國際仲裁院,設立浙江首家國際商事法庭——杭州國際商事法庭,推進中國(杭州)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和“數智國商”系統迭代升級,健全完善調解、仲裁、訴訟有機銜接的國際商事糾紛“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走出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杭州國際仲裁院已受理涉外仲裁案件118件,杭州國際商事法庭運行一年來共受理國際商事案件等466件、涉案標的總額超51億元,中國(杭州)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實現跨時空、跨地域的“知識產權和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一次不用跑”,90家調解機構1400余位調解員入駐平臺,受理案件涉及韓國、美國等36個國家(地區),個案調解最短僅用時1天,獲評國務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三是提升涉外法律服務質效。把涉外法治建設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統籌謀劃,持續在涉外法律服務領域布新局、探新路,努力以高質量的涉外法律服務為高水平開放保駕護航。堅持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建立首批204人入選的涉外法治人才庫,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體系,在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上下功夫,加快培養和集聚涉外法治人才,全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高地。成立杭州市僑聯法律顧問委員會,持續開展送法上門等活動,宣傳最新法律法規,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引導僑胞依法依規維護正當權益。設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杭州中心,10余家杭州律師事務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設立聯絡處,為涉外經貿活動、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等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有力護航企業“出?!?,助推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