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30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敖婷婷
王賀勝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發、為更好治國理政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個全局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創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國疾控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健全完善疾控法律法規體系,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動疾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的能力水平,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疾控篇章。
一、深刻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疾控法治建設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命題,凝結當代中國法治建設的思想精華,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為推進疾控法治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國疾控系統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疾控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同完善疾控法治體系、堅持推進依法防控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疾控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一)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堅定疾控法治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們的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最大的區別”①。當前,我國正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我們黨歷來重視疾控法治建設。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制定頒布了一系列衛生法令和政策,建立防疫法規制度,使防疫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之后一直持續完善衛生防疫法律法規。特別是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頒布實施,標志著我國疾控法治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時期。此后,我國陸續制定頒布母嬰保健法、食品衛生法等公共衛生法律法規,2003年戰勝非典后,又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以及配套預案,我國公共衛生立法初具規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強對疾控工作的領導,繼續深化疾控法治建設,頒布實施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疫苗管理法,修訂結核病、艾滋病、血吸蟲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法規規章,依法防控的法治基礎不斷夯實。近年來,疾控法治建設成績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于有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時刻牢記黨的領導是做好疾控工作的根本保證,始終堅持黨對疾控法治建設的領導,把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體現在疾控法治建設的具體行動上,體現在疾控法治水平提升的實際成效中。
(二)深刻認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立場,在疾控法治建設中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基點、價值支點、實踐原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志,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疾控體系是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推動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疾控法治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依法防控,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②。在疾控法治建設中,一方面,要系統研究謀劃和解決疾控法治領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公共衛生法律法規體系,健全權責明確、程序規范、執行有力的疫情防控執法機制,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普及公共衛生安全和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全民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用法意識和公共衛生風險防控意識,提高人民群眾自我防護能力,有力夯實群防群控的基層基礎。
(三)深刻認識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使命,以高質量疾控法治建設助力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法治是治國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雹廴嫱七M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必須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運用法治力量提升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信心和能力,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疾控體系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建設在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特別是防范化解重大公共衛生風險中具有重要保障作用。2020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依法依規做好疫情防控,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④“在處置重大突發事件中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⑤。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全面發力,完善疾病防控相關法律體系和配套制度建設,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疫情處置法律法規,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的執法司法力度,加強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切實推進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
二、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疾控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經過實踐檢驗、富有實踐偉力的強大思想武器。全國疾控系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疾控法治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法治建設擺在疾控事業改革發展的突出位置。國家疾控局黨組提出的“完善一個體系、筑牢兩個支柱、夯實三個保障、提升四個能力”的新階段疾控工作總體思路中,將法治保障作為疾控體系建設的三大保障之首,全面加強和完善疾控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疾控工作,不斷提高依法防控水平,切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轉化為疾控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ㄒ唬┏掷m健全完善疾控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夯實依法防控的法治基礎。經過多年努力,疾控領域相關的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不斷完善,針對傳染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工作,已有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傳染病防治法、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以及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國內交通衛生檢疫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血吸蟲病防治條例等行政法規,以及衛生行政處罰程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性病防治管理辦法、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為疾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遵循,對有效防治傳染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全面總結現行法律制度在疫情監測預警、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應急物資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積極推動修訂傳染病防治法等疾控相關法律法規,參與研究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將疫情防控中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上升為法律規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加強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夯實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法治基礎。同時,針對疾控工作專業性、技術性強的特點,積極推進疾控標準工作,目前疾病預防控制領域現行有效的標準300項,正在起草的標準項目45項,為疾控相關法律法規實施提供了系統性的標準支撐。
?。ǘ﹫猿忠婪茖W防控,為有效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風險提供堅實法治保障。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⑥。在抗疫斗爭中,無論是在應急性超常規防控階段,還是在常態化防控階段,我們始終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實施防控措施,嚴厲打擊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化解涉疫矛盾糾紛,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疫情暴發之初,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衛生健康委依法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納入國境衛生檢驗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為后續依法果斷關閉武漢對外通道,啟動和調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實施患者隔離治療、密接人員隔離觀察、區域封控、交通管控等防控措施,開展來華人員健康監測、醫學觀察等口岸衛生檢疫工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依法做好疫情報告和發布工作,按照法定內容、程序、方式、時限及時準確報告疫情信息。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和病毒變異情況,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制定印發了10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及時更新技術規范指南,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章可循。在防控過程中,堅持防控措施不放松、不加碼,對地方執行防控政策不力或“層層加碼”擾亂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進行堅決糾治和嚴肅追責,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傷醫、制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正是由于始終堅持依法依規防控,才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嚴肅性,確保各地、各部門和廣大群眾統一行動、共抗疫情,最終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
?。ㄈ┨嵘l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執法是把紙面上的法律變為現實生活中活的法律的關鍵環節,行政執法工作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群眾,直接體現我們的執政水平,直接關系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法治的信心。疾病防控和監督執法是疾控體系的兩大業務支柱。疾病防控解決的是“怎么做”的問題,監督執法解決的是“怎么保障落實”的問題,建立健全權責明確、程序規范、執行有力的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體系,能夠有力保障疾病防控的觸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確保疾病防控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落到位。近年來,我們持續加強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建設,強化基層執法裝備、快檢設備配備,推進“智慧衛監”建設,不斷健全監督執法全過程記錄等制度規范,組織開展監督執法案例評查,監督執法規范性和效能顯著提升。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總結法律法規實施成效,研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促進法律法規更好貫徹落實。創新監管方式,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機制,扎實推進國家隨機監督抽查工作。加大對醫療衛生機構、學校、公共場所、供水單位、用人單位等的監督抽查力度,督促各類單位嚴格落實傳染病防控、公共衛生等法律法規要求。2023年,全國累計開展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監督和公共衛生監督檢查戶次數超過430萬,查處案件近20萬件,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三、奮力推動疾控法治建設高質量發展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全國疾控系統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堅持法治建設在疾控體系建設中的基礎性重要地位,聚焦疾控法治建設重點環節,著重從立法、執法、普法、守法全鏈條發力,全面提高疾控工作法治化水平,為推動疾控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ㄒ唬┎粩嗤晟品芍贫润w系,筑牢疾控法治建設根基。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傳染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短板問題,有針對性地完善疾控相關法律制度體系。目前,傳染病防治法已進入修訂的關鍵階段,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制定取得階段性成果,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制修訂進程。抓住立法時機,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等工作,及時出臺傳染病疫情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方面的配套法規規章,為規范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礎。加強督促指導,推動地方疾控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地方疾控法規規章的制修訂工作。推動疾控領域法治政府建設,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明確審核范圍,統一審核標準。完善行政復議工作的案件通報和風險防范制度,規范工作程序,保障群眾權益,自覺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民憂。加強疾控領域標準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健全標準體系,提高標準質量,為貫徹實施法律法規提供有力支撐。
(二)持續加強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黨中央立足當前、放眼長遠,作出了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其中,全面總結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疾控和監督緊密協同、保障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的成功經驗,將市、縣級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機構進行整合,重新組建市、縣級疾控中心,保留衛生監督機構牌子,通過機構和職能的整合,以監督執法保障疾控政策措施落實,以疾控工作為監督執法提供技術支撐,確保疾控和監督業務雙促進、雙提升。目前,市、縣級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機構的整合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要借助改革契機,進一步強化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綜合監督執法能力和水平。同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政務服務窗口規范建設,完善行政許可規定,規范許可行為,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水平。深化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及時動態調整行政執法事項清單,推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在疾控領域落實落細。及時部署并落實好國家隨機監督抽查工作,加大對重點領域監督檢查力度,加強抽查結果分析和應用。強化傳染病防治監督,健全完善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工作機制,創新內外聯動監督模式,探索建立醫療機構疾控監督員制度,壓實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控責任,切實提升醫療機構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能力水平。強化公共衛生監督,總結評估職業衛生分類執法試點,加大對重點公共場所、用人單位、供水單位等監督檢查力度。
?。ㄈV泛開展傳染病防治普法宣傳和健康宣教,為依法防控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全面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通過加強疾控干部隊伍法治培訓、衛生健康監督執法隊伍建設、疾控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等方式,努力推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疾控系統蔚然成風。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開展重大決策前專題學法學規,推動領導干部增強法治觀念、提升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推動法治教育規范化、制度化,提高疾控系統干部職工法治意識、法律風險防范意識。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加大疾控普法力度,探索建立普法教育實驗基地,在普法針對性和時效性上下功夫,有效提高公眾對疾控相關法律法規的認知度、遵守度,引導全社會依法支持和配合疾控工作。加強對疾控立法熱點問題和重大政策的宣傳解讀,主動發聲、解疑釋惑,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加強疾控科普宣教,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疾病、科學自我防護,為依法科學有序防控夯實群眾基礎。
作者: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