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1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敖婷婷
王曉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論創造力,創造性提出了關于全面依法治國一系列具有原創性、標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大部署,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聚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人社力量。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推進人社法治建設的行動指南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把深學篤信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基本功和必修課,不斷深化對人社法治建設規律性認識的理解把握。
(一)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們的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最大的區別。”①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始終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才能充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確保國家法律及其實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統籌依法治國各領域工作,確保黨的主張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人社法治建設,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放在最高位置,始終堅持講政治的第一要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對黨絕對忠誠。必須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作為第一政治要件,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必須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全面對標對表,及時校正偏差,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人社領域全面有效貫徹實施。
?。ǘ﹫猿职岩匀嗣駷橹行淖鳛楸举|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雹谌松绻ぷ魇玛P民生福祉、事關民心向背、事關黨執政的群眾基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人社部門職責所系,更是使命所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高群眾就業增收致富能力,有利于暢通向上流動通道,使人人都有機會通過辛勤勞動過上更加體面、更有尊嚴的生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持續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有利于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完善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推進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有利于勞動者和企業的共同發展。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有利于開發利用人力資源,讓每個人都有通過努力奮斗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做好新時代人社法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穩人民立場,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等舉措,把群眾的堵點、痛點、難點切實轉化為人社工作的重點、焦點、切入點,通過制度安排、政策支持、法律規范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ㄈ﹫猿职丫S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價值取向。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貫主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雹廴松绶ㄖ谓ㄔO以社會公共利益為本位,以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增進民生福祉、維護公平正義為基本價值取向,在調節社會利益、凝聚社會共識、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做好新時代人社法治工作,必須堅持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創造平等就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努力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著力完善勞動法律法規體系,統籌處理好促進企業發展與維護職工權益的關系,努力形成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強化社會保障的互助共濟功能,完善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ㄋ模﹫猿职淹七M科學立法、嚴格執法作為工作重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科學立法是前提,嚴格執法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法是善治的前提。”④“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雹莓斍叭松绻ぷ鞲母锇l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維護社會保障制度公平性流動性可持續性、破解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構建新型和諧勞動關系等,越來越多地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必須做到有法可依、于法有據。這就需要緊緊圍繞人口發展新常態、數字化發展等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加強前瞻性研究,聚焦人社重大改革和重點任務,積極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及時將深化改革中形成的相對成熟的政策制度上升為法律法規。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通過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使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價值理念深入人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ㄎ澹﹫猿职严到y觀念作為基礎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茖W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雹奕松绶ㄖ谓ㄔO涉及就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系、收入分配等多個領域,一方面作用于推動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各業務板塊之間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非常強。這就需要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堅持高質量發展與保障改善民生相輔相成,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的關系,推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人社法律制度體系。緊貼中心任務發揮好法治服務保障作用,兼顧各方面利益關切,通盤考慮政策之間的銜接和配套,精確把握出臺的時機、方式、節奏,不斷增強人社法治工作的整體效能。加強頂層設計、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在堅持國家層面制度的統一性和規范性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實踐,切實增強法律實施的針對性實效性。
?。﹫猿职呀ㄔO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干部隊伍作為重要保障。推進法治建設,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法治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雹呷松绻ぷ髋c人民利益緊密相連,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能否堅持科學民主決策、依法依規辦事,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度和滿意度,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新形勢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增強干部依法履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學法制度,用好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這個難得的契機,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深化對人社法治工作的研究思考,切實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大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系統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和各類業務培訓必修課,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樹立正確用人導向,通過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不斷補短板、強本領,打造一支政治堅定、尊崇法治、業務精湛、勤勉敬業的人社干部隊伍。
二、新時代人社法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人社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社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人社中心任務,統籌推進立法、執法和普法工作,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人社法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ㄒ唬┱w推進法治建設格局初步形成。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建立常態化學法機制,充分發揮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領學促學作用,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貫徹活動,自覺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主要負責同志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主持研究部署人社法治重點工作。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嚴格執行黨組工作規則、行政工作規則、重大決策程序規定,“三重一大”事項均按規定集體討論決定。制定并組織實施人社法治建設實施方案,將法治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系統上下形成推進人社法治建設的強大合力。
?。ǘ┓芍贫润w系進一步完善。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修改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法、社會保險法,出臺關于社會保險欺詐刑罰適用的立法解釋。出臺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行政法規。制定修訂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職稱評審、企業年金、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等規章。對新中國成立以來制發的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分五批宣布失效和廢止文件1223件。組織開展涉及“放管服”改革、外商投資、軍民融合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并按要求推進集中統一公開。截至目前,人社領域現行有效法律9件、行政法規27件、部門規章92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人社法律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三)政務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3項、下放2項部本級實施的行政許可,取消1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和2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證照分離”改革,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積極推進行政許可標準化建設。持續優化人社政務服務,健全工作機制,優化辦事流程,相繼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務舉措,取消125項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材料,全面取消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實施“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開展人社服務快辦行動、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和“廳局長走流程”活動,社會保障卡、12333電話咨詢等信息化便民服務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已開通116項全國性服務和367項地方特色服務,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13.68億人,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7.15億人。
?。ㄋ模┬姓谭ㄐ懿粩嗵岣摺M七M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組織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推動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失信懲戒等制度落地見效,開展省級政府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年度考核,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立案查處工資類違法案件7.02萬件,保障84.5萬名勞動者及時拿到工資95.4億元,公布重大欠薪違法行為1836件,將1055戶企業列入欠薪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在全國組織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勞動用工、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問題整治等專項行動,及時發現、依法糾正各類違法行為。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處罰自由裁量制度,完善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清單。創新執法方式,推進“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部門聯合監管,出臺《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公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合同和書面協議訂立指引(試行)》,通過召開行政指導會、開展約談等方式,督促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用工,切實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五)社會矛盾糾紛依法及時化解。認真貫徹行政復議法,依法妥善處理行政爭議案件,堅持復議為民,創新案件辦理方式,通過溝通協調、釋法說理,努力實現案結事了。積極配合和自覺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監督,發現和糾正行政執法中的問題。健全依法化解糾紛機制,修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和組織規則,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單位聯合出臺加強勞動人事爭議協商調解、仲裁與訴訟銜接、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文件,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發布三批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建立爭議“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和青年仲裁員志愿者聯系企業活動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合力化解矛盾糾紛。2022年,全國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辦理爭議案件316.2萬件,涉及勞動者341.3萬人。
(六)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始終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長期基礎性工作,制定并組織實施全國人社系統“七五”“八五”普法規劃,大力推動人社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緊跟政策法規出臺進程,采取刊發新聞通稿、答記者問、召開政策吹風會等多種形式,權威解讀,凝聚共識。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專項活動,有針對性地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人才、社會保險經辦等窗口單位作用,把向管理服務對象普及相關法律知識作為必備工作流程,在依法履行職責、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答疑解惑,使人民群眾及時準確了解相關政策法規。四次組織開展全國人社法治知識競賽,參與答題累計超過1000萬人次,總訪問量超過7.6億人次。創新普法方式,采取組建普法講師團、制作普法微視頻、開設普法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打造“人社日課”“人社政能量”“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等品牌欄目,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傳人社政策法規,為推進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三、在新征程上推進人社法治建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描繪了法治中國建設美好藍圖,指明了新時代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國的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提出要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對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扎實推進依法行政等作出部署。強調要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要求健全勞動法律法規,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等。我們要深刻把握人社法治建設面臨的新任務新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聚焦服務保障人社領域重大改革和重點任務,堅持統籌兼顧和重點突破相結合,奮力推進人社法治建設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ㄒ唬┩苿有纬赏陚涞娜松绶芍贫润w系。根據用工方式、就業形式的發展變化,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強對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等立法研究。研究制定中長期立法規劃,統籌立改廢釋,積極開展優化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強化社會保險基金監管等方面的立法工作,適時提出完善就業促進、社會保險等方面法律制度的意見建議,促進人社法律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著眼提高人社立法質量,加強調查研究,廣集民意、廣聚民智,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深度參與立法進程,認真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建議,不斷增強立法的針對性、及時性、系統性、可操作性。
(二)推動形成高效的人社法治實施體系。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認真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持續開展人力資源市場整頓、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打擊欺詐騙保等行動,始終保持對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健全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加強調解、仲裁與訴訟銜接,逐步統一受理范圍和法律適用標準,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效能。持續優化人社政務服務,完善首問負責、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自助辦理等制度,大力推行打包辦、提速辦、簡便辦、跨省辦、上門辦、“一卡辦”,全面實現人社政務服務事項全城通辦、就近能辦、異地可辦。
?。ㄈ┩苿有纬蓢烂艿娜松绶ㄖ伪O督體系。加強黨內監督,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和民主監督,認真執行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制度、接受詢問和質詢制度。嚴格落實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制度,對違反上位法規定或者不適應人社改革發展實際的文件及時進行清理,避免政策不銜接、政策打架、政策老化陳舊等問題。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公開,做到法定主動公開內容全部公開到位。健全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機制,依法妥善處理各類行政爭議案件,探索改進行政行為的方式方法,不斷促進業務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科學化。
?。ㄋ模┩苿有纬捎辛Φ娜松绶ㄖ伪U象w系。加強法治隊伍建設,加大法治工作人員培養、使用和交流力度,使人員配備與人社法治建設任務相適應。按照統一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的要求,加強人社系統執法人員專業培訓,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和年度考核制度。建強公職律師等法律服務工作隊伍,有效發揮外聘法律顧問和專家學者作用,積極培育由專家學者、律師、執法人員和社會志愿者等組成的普法宣傳員隊伍。全面實施數字人社建設行動,加強人社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強化數字賦能,積極運用大數據輔助行政決策、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工作,通過業務聯動、數據共享,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協調發展,不斷提升科技和信息化保障能力。
作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書記、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