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專題報道 》2022年 第47/48期 12月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司法為民宗旨 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時間:2022-12-31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lh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司法為民宗旨?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黃海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領導法治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一重大原則,并對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出戰略部署。人民法院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站穩人民立場、堅持人民至上、踐行司法為民,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一、厚植人民情懷,樹牢司法為民理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①;政法機關的職業良知,最重要的就是執法為民②。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人民法院要深刻認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等基本問題,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理念,把審判執行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切實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求。要樹立正確法治理念,把打擊犯罪同保障人權、追求效率同實現公正、執法目的同執法形式有機統一起來,堅持以法為據、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實現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③在刑事審判中,要注重兼顧國法天理人情,將法律的專業判斷與人民群眾樸素的公平正義觀融合起來,在定罪量刑上既要考慮具體法律條文適用,也要考慮刑法基本原則、立法目的和價值導向,以及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堅持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理性,以公認的情理展示司法良知。在民事審判中,要認真落實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要求,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司法裁判指引評價功能,堅決懲惡揚善,堅決同“和稀泥”做法說不,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讓全社會充滿正氣正義。要堅持尊重民意與保持法治定力相統一,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確保判決結果公平公正,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行政審判中,要做到“到位不越位”,行政不能干預司法,司法也不能代替行政,要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促進法治政府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在執行工作中,要樹立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嚴禁超范圍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盡可能避免給企業經營活動造成影響。

  

  二、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百年黨史深刻啟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人民法院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正確貫徹實施民法典,深入開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不斷創新司法為民舉措,加強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社保等民生司法保障,以更優更實的“公正供給”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要鞏固提升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果,緊扣一站、集約、集成、在線、融合,持續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基礎建設,不斷優化訴訟服務大廳設備,積極拓展跨域訴訟服務,以更優質司法服務人民群眾、服務社會治理、服務審判執行。要深入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工作,把人民法庭打造成為司法便民的“橋頭堡”,將司法服務延伸到人民群眾身邊。要加強國家賠償和司法救助工作,落實當賠則賠、應救盡救、把好事辦好的理念,讓困難當事人及時得到司法救助,讓人民群眾充分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暖。要鞏固提升解決執行難成果,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努力兌現當事人勝訴權益,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要強化“盡可能一次性解決糾紛”理念,盡最大努力把每一個司法環節工作做到最好;盡可能依法一并解決糾紛案件相關聯的問題;盡可能避免一個案件衍生新的訴訟,實質性化解糾紛,一攬子解決問題,提升司法效能、減少群眾訴累。

  

  三、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安全的社會環境、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鍵要靠發展,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法院的重要使命。人民法院務必樹牢大局意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主動把法院工作融入大局、積極服務大局,以優質高效司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努力營造更高水平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貫徹“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④要求,依法維護公平競爭的秩序,堅持公正高效辦理案件、處理糾紛、化解矛盾,使合法權益得到依法保障、違法犯罪受到依法懲處,引領全社會形成尚法崇德、依法辦事、合法行權的宜商環境。要完善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合法權益;要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要發揮好破產審判在市場資源配置、企業救治等方面作用,助力危困企業脫困重生;要深化“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工作,促進優化政務環境;要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司法政策,依法妥善處理因疫情引發的合同糾紛、勞務糾紛等案件;要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要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努力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認真落實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加大對涉槍涉爆和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拐賣婦女兒童等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嚴懲重大經濟犯罪、跨境犯罪、網絡犯罪以及電信網絡詐騙、集資詐騙、傳銷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犯罪,常態化打擊整治養老詐騙,注重追贓挽損,堅決保障老年人財產安全;扎實做好涉訴信訪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司法領域“急難愁盼”問題;有效防范各類風險、化解極端案(事)件隱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鍛造過硬法院隊伍,提升司法為民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推進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確保做到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雹蔹h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人民法院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提升司法為民的能力水平。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進“兩個堅持”專題教育常態化,扎實開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主題教育,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和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把講政治和講法治統一起來,堅決防范和抵制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不斷提升能力素質,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導向加強業務培訓,全面提升法院干警法律政策運用能力、防控風險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輿論引導能力。要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發揚自我革命精神,把嚴的基調貫穿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始終,不斷鞏固深化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持續深入整治危害司法公正、損害群眾利益的各種頑瘴痼疾和不正之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等規章制度,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堅決清除害群之馬。要弘揚擔當實干作風,大興狠抓落實之風,堅決克服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倡導“馬上辦、抓落實”工作作風,帶頭抓落實、善于抓落實、層層抓落實,推動形成馬上就辦、一抓到底、辦就辦好的良好風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