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1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lh
游勸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知識產權法治保護,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健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機制,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新路。人民法院堅持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貫穿立案、審理、執行、監督、調解等司法全過程,貫穿知識產權授權、確權、用權、維權等全維度,新時代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全面提升,使知識價值對創新經濟的激勵作用得到空前的釋放。
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論述,筑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法治理念
切實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護,服務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踐要求。2020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深刻闡述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重大意義,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才能完善現代產權制度、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高質量發展,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依法對侵權假冒的市場主體、不法分子予以嚴厲打擊,才能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有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人民生活幸福,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凈化消費市場、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才能實現讓人民群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才能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安全,只有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才能有效保護我國自主研發的關鍵核心技術、防范化解重大風險?!?/span>
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指出:“完備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高效的執法司法體系,是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保障。要在嚴格執行民法典相關規定的同時,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統籌推進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反壟斷法、科學技術進步法等修訂工作,增強法律之間的一致性。要加強地理標志、商業秘密等領域立法。要強化民事司法保護,研究制定符合知識產權案件規律的訴訟規范。要提高知識產權審判質量和效率,提升公信力。要促進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標準和司法裁判標準統一,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銜接機制。要完善刑事法律和司法解釋,加大刑事打擊力度。要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要重拳出擊、整治到底、震懾到位?!雹佟凹葒栏癖Wo知識產權,又防范個人和企業權利過度擴張,確保公共利益和激勵創新兼得。”②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和要求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指明了方向、錨定了重點。我們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和要求,牢固樹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先進理念,準確把握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職責。
二、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審判的獨特職能
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司法保護具有主導地位?!秶抑R產權戰略綱要》提出,要“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2017年,由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
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中以司法為主導,是克服科技創新資源碎片化問題、消除科技創新中“孤島現象”、促進產學研用合作的有力抓手。不同于立法、執法環節,司法保護權利、止紛息爭、制約公權的功能使其天然具有更深入整體市場、更了解重點項目、更貼近優質企業的治理地位,具有促進創新與市場緊密結合的重要責任。不斷完善的司法裁判規則為知識產權權益享有者提供了有力保護和服務、為建立誠實守信的創新創造秩序提供了法治氛圍,為不同決策主體示范了嚴格保護和防止權利濫用的法律界限,因而是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增強知識產權系統保護能力的關鍵。
知識產權是配置創新資源的有力武器,司法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后一道防線、是保證創新驅動的最有力屏障。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應以完善科技創新基礎制度、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社會創新能力為目標,以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為“三效合一”的落腳點,審慎把握司法手段剛柔之界,充分發揮民法的補償作用、商法的規范作用、行政法的銜接作用、刑法的威懾作用,通過司法程序實現平等維護知識產權主體的合法權益、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證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不是孤立的,必須強調全鏈條、一體化的協同保護。
三、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立并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專門化司法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知識產權專門化司法體系建設不斷深入推進,人民法院遵循知識產權國際性、新穎性、獨創性、專用性、公共性等基本屬性,貫徹“司法主導、嚴格保護、分類施策、比例協調”的司法政策,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人民法院依據《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提出的“健全公正高效、管轄科學、權界清晰、系統完備的司法保護體制”的統一部署,實施高水平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建設工程,加強審判基礎、體制機制和智慧法院建設。健全知識產權審判組織,優化審判機構布局,完善上訴審理機制,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構建案件審理專門化、管轄集中化和程序集約化的審判體系。加強知識產權法官的專業化培養和職業化選拔,加強技術調查官隊伍建設,確保案件審判質效。積極推進跨區域知識產權遠程訴訟平臺建設。統一知識產權司法裁判標準和法律適用,完善裁判規則。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完善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工作制度。修改完善知識產權相關司法解釋,配套制定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立案追訴標準。司法保護體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
在司法制度體系上,司法機關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納入司法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中,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的訴訟制度、審判方式、法院建設、職能定位、裁判標準、監督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完善了知識產權管轄和審理專門化集約化、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罰性賠償、多元化技術查明、專業人員輔助辦案、知識產權的信息化融合等體制機制,建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計算機軟件、技術秘密、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數據安全、種業、中醫藥等符合產業特點的司法保護制度。在司法工作機制上,建立健全知識產權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銜接互補協作機制、檢察辦案保護創新創業容錯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推進司法保護與行政確權、行政執法、調解、仲裁、公證存證等環節的信息溝通共享,促進知識產權訴訟調解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等等。
人民法院認真履職、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嚴格規范公正適用刑法、民法典、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針對科技創新成果、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商業標識、反壟斷、侵權懲罰等不同類型的審判工作,采取針對性司法策略,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互聯網文化創作傳播、平臺經濟反壟斷等新興領域的司法保護規則,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涉農領域、生命健康、環境保護、地理標志、文化體育產品、互聯網等領域提高法律監督力度,促進知識產權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據統計,2013—2021年,全國法院審結知識產權一審案件206萬件,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知識產權司法解釋19件、司法政策性文件11件,發布指導性案例30個,完成黨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12項,辦理了喬丹商標系列案、華為公司與康文森公司系列案、“香蘭素”技術秘密案、磚瓦協會壟斷案等一大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案件,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發展新路。
四、探索司法保護實踐創新,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在湖北落地生根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湖北法院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北司法工作的指示精神,秉承“以我為主、人民利益至上、公正合理保護”的司法理念,牢牢把握“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思維,根據區位優勢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產業結構特點、文化自然資源稟賦,根據創新型省份的特點,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湖北營商環境建設緊密結合,用司法工作助力市場培育重點產業鏈、現代產業集群、高價值專利群、高質量荊楚品牌,助力長江經濟帶、中部城市群的繁榮發展。立足司法辦案職能,出臺多個涉及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簡案快辦、審判方式推進等方面的司法文件,細化知識產權訴訟調查令制度、技術調查機制、證據保全機制、對外委托鑒定程序等一系列審理規范;延伸審判職能,為行政部門提出司法建議,助力省域市域縣域經濟發展,讓湖北成為知識產權創造的“磁場”。全省法院年均受理知識產權案件1.4萬余件,處理大量涉及傳統類型以及計算機軟件、商業秘密、網絡游戲、植物新品種等新類型的案件,小米、三星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先后在武漢提起跨國訴訟,為把武漢打造成為國際知識產權糾紛解決優選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堅持體制創新,以國際標準推進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建設,參照知識產權法院的工作機制運行,跨區域集中管轄專利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創新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實現審理程序全流程、全環節優化簡化。我們堅持聯動司法理念,與行政機關的知識產權執法保護無縫對接,形成知識產權法治保護的強大合力;加強與檢察機關工作配合,積極做好知識產權公益訴訟、認真研究檢察機關有關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量刑建議指導和抗訴指導,確保依法公正、高效、權威地做好知識產權案件的審理和執行。我們堅持能動司法理念,主動與企業特別是知識產權強企(例如華科、華星光電、中國信科、東風汽車和光谷實驗室等重點單位)建立常態化的聯絡溝通機制,及時了解企業專利、發明、商標等權利保護的訴求,第一時間受理、依據法定程序從快處理。我們利用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組建高精尖知識產權審判咨詢專家庫、國際平行訴訟禁訴令等一系列司法手段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服務水平,推進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制度創新。我們堅持系統觀念,推動全省法院之間資源共享、協同審判、聯動執行,加強“全域協同”“圈層協同”,與各行業協會、商會、仲裁機構、公證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共同構建知識產權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我們織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之網,讓正義之泉滲入營商環境的土壤中,萌生出豐富多彩的創新生命,讓正義之光映入市場經濟的活水中,折射出絢爛多姿的創業光彩,為湖北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創新強省步伐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司法力量。
作者: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