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專題報道 》2022年 第10期 03月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奮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時間:2022-07-07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編輯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奮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李林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加強平安中國和法治中國建設,奮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引領新時代平安中國和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新成就、開辟新境界。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平安中國”和“法治中國”問題,早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就開創性地提出和推動“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設。2004年5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會議通過《關于建設“平安浙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決定》,作出了建設“平安浙江”的戰略決策。2006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屆十次全體會議通過《關于建設“法治浙江”的決定》,強調要把“法治浙江”與“平安浙江”結合起來,做到相互促進?!捌桨仓袊焙汀胺ㄖ沃袊弊鳛椤捌桨舱憬焙汀胺ㄖ握憬钡纳壈妗野?,兩者從在浙江探索實踐開始,就是同設計、同部署、同推進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平安中國和法治中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從黨和國家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和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建設(以下簡稱“兩個建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兩個建設”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國政法機關要全力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過硬隊伍建設,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在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中順利推進。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強調,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著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要及時研究解決制約政法工作的突出問題,支持政法各單位依法履職,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明確規定,政法機關應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開展工作,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充分肯定了黨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黨運用法治方式領導和治理國家能力顯著增強取得的成效。

  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兩個建設”緊密結合,不僅從全面依法治國角度深刻論述了平安中國建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而且從平安中國角度深刻闡釋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有關重大問題。一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視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用法治確保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等諸多領域的安全,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既是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平安建設成效的主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雹偕羁讨赋觥拔覈母锇l展穩定形勢總體是好的,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凸顯,黨風政風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大量矛盾和問題與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相關”②,“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③。強調“必須把依法治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④,“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善于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著力推進社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⑤,等等。

  另一方面,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視從國家安全和平安中國建設角度,統籌把握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深刻論述了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一系列重大法學理論和法治實踐問題。提出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國家安全法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⑥要全面研究全球生物安全環境、形勢和面臨的挑戰、風險,深入分析我國生物安全的基本狀況和基礎條件,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健全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和制度保障體系。強調“科技領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雹咭涌炜萍及踩A警監測體系建設,圍繞人工智能、基因編輯、醫療診斷、自動駕駛、無人機、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加快推進相關立法工作。強調要堅持依法管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系統梳理和修訂應急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工作。強調“國際國內環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鞏固執政地位、改善執政方式、提高執政能力,保證黨和國家長治久安”⑧。強調法治是平安建設的重要保障,“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⑨,等等。

  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緊密結合、相輔相成、高度統一。在內容上,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離的“交叉關系”;在功能上,兩者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互補關系”;在結構上,兩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是相輔相成、相互保障、不可或缺的“共存關系”;在價值目標上,它們都服務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奮斗目標,兩者是殊途同歸的“共進關系”。

  我們黨著眼于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領導和推進“兩個建設”,不斷提升平安中國建設的法治化水平,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缎】怠冯s志2005年首次發布“中國平安小康指數”,得分為66.0分;2020年“中國平安小康指數”得分為98.2分,在各項小康指數得分中高居榜首。2021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全面小康》白皮書指出,我國“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從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成效顯著”。實踐證明,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平安”已成為亮麗的國家名片,國泰民安擁有更加堅實牢固的基礎,彰顯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領航“中國之治”的實踐偉力。

  

  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統籌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

  習近平法治思想強調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健全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順利推進。

 ?。ㄒ唬┙y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越開放越要重視安全,越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⑩,為正確處理改革開放、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指明了方向。統籌發展和安全,既需要政治上的高度重視,也需要法治上的制度保障,安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維穩和維權、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等問題,都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

 ?。ǘ﹫猿职踩前l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既要牢記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把安全發展融入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實現經濟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生態安全的全方位之治;又要牢記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以高質量發展實現社會安全穩定、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要依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面對高發的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打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

 ?。ㄈ﹫猿挚傮w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新征程上,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健全國家安全法治體系,為安全發展織密法治之網,筑牢國家安全屏障。一是完善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快國家安全法治建設,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二是確保國家安全法律貫徹實施,加強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三是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絕不容忍任何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行為,絕不容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切實在憲法和基本法的軌道上推進維護國家安全制度建設,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上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是統籌推進“兩個建設”必須牢牢把握的根本要求。

  

  三、在黨的領導下統籌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路該怎么走?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如何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指出,進入新時代,我國面臨更為嚴峻的國家安全形勢,外部壓力前所未有,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開放和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國家安全和塑造國家安全;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統籌推進法律規范體系、法治實施體系、法治監督體系、法治保障體系和黨內法規體系建設,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對執法司法活動的監督制約,確保執法司法公正廉潔高效權威。

 ?。ㄒ唬┙ㄔO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相輔相成。平安是法治的追求,法治是平安的保障。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把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各項工作,充分納入“法治中國建設”的法治軌道,用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方式引領和保障平安中國建設,用良法善治促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平安中國建設。

  按照2020年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應當著力從“四個更”上推進和實現平安中國建設的“更高水平”:一是領域更寬廣,突出“大平安”理念,把平安中國建設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實現經濟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和生態安全的全方位之治;二是體制更完善,黨的領導優勢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不斷深化拓展,全社會參與平安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顯著增強;三是成效更明顯,既能更快更好解決突出問題,又能更有力更有效地從源頭上進行預防,確保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網絡更安靖;四是人民更滿意,人民群眾對平安建設的關切和感受得到有效回應,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良法才能善治,善治檢驗良法。《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繪制了“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的階段性藍圖: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解決法治領域突出問題為著力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兑巹潯逢P于“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以及絕大多數部署和安排,都與平安中國建設直接相關、深度契合。因此可以說,全面深入實施《規劃》,既是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的重要部署和有效舉措,也是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重要內容和有力保障。

 ?。ǘ┘訌婞h對統籌推進“兩個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和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最根本的是要發揮黨的領導優勢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不斷創新完善工作機制,有效統籌資源力量,提升良法善治和共建共治共享水平,真正把政治優勢轉化為“兩個建設”的具體實踐和強大效能。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應當進一步加強黨中央對“兩個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集中統一部署、統籌協調安排,更好發揮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以及中央政法委員會等機構的作用,切實做好“兩個建設”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實現集中領導、高效決策、統一部署、協調推進。

  各級黨委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的實踐方面,擔負著重大的政治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要肩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支持政法各單位依法履行職責”。地方各級黨委法治建設和平安建設議事協調機構要加強對本地區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的牽頭抓總、運籌謀劃、督促落實等工作。各級黨委要將法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督促、同考核、同獎懲。要落實推進本地區法治社會建設的領導責任,推動解決法治社會建設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要進一步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壓實各級黨委領導責任和主要負責同志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健全各級平安建設協調機制,最大限度統籌資源力量,增強工作合力;推進基層黨建與平安建設深度融合,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平安建設。

  政法機關在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法治中國方面,擔負著更加直接的政治責任和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務?!吨袊伯a黨政法工作條例》規定,政法工作應當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建設,推動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過硬隊伍建設,深化智能化建設,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主要職責,創造安全的政治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公正的法治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政法綜治工作放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大局中來謀劃,深入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加強基礎建設,加快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平安建設現代化水平,努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ㄈ┌逊ㄖ谓ㄔO和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平安國家應當是安全穩定、良法善治、國泰民安的法治國家;和諧社會應當是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的法治社會;美好生活應當是安全環保、安居樂業、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要把法治建設和社會建設,國家治理、依法治理和社會治理等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法治社會是構筑法治中國和平安中國的基礎。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強調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堅持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調利益關系、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促進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加快對社會安全體系的整體設計和戰略規劃,貫徹落實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開創平安中國建設新局面的意見;完善平安中國建設協調機制、責任分擔機制,健全平安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等等。把平安中國建設的有關原則、工作任務和機制建設等納入法治社會建設中,有利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保障和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四)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深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法治理論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是法治中國建設、同時也是平安中國建設的理論指導、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加強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建設,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平安中國建設,應當不斷深化對“兩個建設”的重大理論觀點、重點制度機制、重大實踐問題研究,努力創新和發展國家治理現代化理論。我們要加強對“平安”“安全”“人民幸?!薄肮秸x”“共同富裕”與“法治”“全面依法治國”“治國理政”“良法善治”以及“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等核心概念的法理含義、價值追求、目標指向、重要功能、相互關系等基本理論問題研究,進一步夯實“兩個建設”的政理和法理基礎;加強對統籌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和法治中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制度安排、領導體制、協調機制、法治保障等重大體制機制問題研究,進一步完善“兩個建設”的運行機制和制度保障,充分彰顯“中國之治”的時代特征和制度優勢;加強對新時代“更高水平”和“良法善治”的科學內涵和相互關系等重大實踐問題研究,努力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格局,充分展現“兩個建設”分工負責、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政治功能、治理機制和實踐效能。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