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專題報道 》2022年 第06期 02月
牢固樹立系統觀念 扎實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時間:2022-07-07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編輯

牢固樹立系統觀念?扎實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

王洪祥


堅持系統觀念,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項原則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①2021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特別強調,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切實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在前不久召開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郭聲琨同志緊扣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對深入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作出了系統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是“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一項重大原則,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重點應從以下五方面抓好落實。

  

  一、工作領域上樹牢“大安全”理念,切實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②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從整體上把握事關國家安全的各類重要因素,把平安中國建設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中統籌謀劃,在更高站位、更廣領域上認識平安中國建設的內涵和外延,打好“總體戰”、加快構建新安全格局,推進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發展和安全平衡兼顧、全面貫通,實現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相統一。

 ?。ㄒ唬┳プ【S護人民安全“根本點”。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必須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全方位提升守護群眾平安、保障群眾權益的層次和水平,用更優的平安“供給”解決好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一是著力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貫徹《反有組織犯罪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打擊整治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等違法犯罪,有效治理新型網絡犯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切實保護人民群眾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二是著力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期待。鞏固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司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助力推進依法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各項工作,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三是著力回應人民群眾的民生訴求。深化“放管服”“互聯網+行政管理服務”等改革,精簡優化辦事流程,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熱線平臺、網絡平臺融合發展,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便民利民的優質政法公共產品,促進做好“六穩”“六保”等工作特別是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等工作。

 ?。ǘ┌盐站S護國家政治安全“生命線”。政治安全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攸關黨和國家安危。必須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采取有力措施,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一是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政法戰線作為捍衛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政權重要力量,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決防范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確?!暗栋炎印笔冀K掌握在黨和人民手中。二是嚴密防范打擊危害國家政治安全違法犯罪。嚴密防范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等活動,筑牢維護國家政治安全銅墻鐵壁。三是健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健全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人才體系和運行機制,完善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確保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ㄈ┲尉S護經濟安全“基本盤”。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能夠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堅實的物質條件。必須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更加重視維護經濟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一是防范化解風險守住“底線”。協同有關部門加強經濟安全的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及時監測研判、防范化解金融等領域涉穩風險,筑牢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安全底線;對涉眾型經濟案件受損群體,堅持把防范打擊犯罪同化解風險、維護穩定等統籌起來,做好控贓控人、資產返還、教育疏導等工作。二是堅持規范監管劃定“界線”。協同有關部門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為其設置“紅綠燈”,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防止其野蠻生長;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健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審查等制度,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糾正和規范發展過程中損害群眾利益、妨害公平競爭等行為,依法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平臺從業者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三是聚焦重點領域筑牢“防線”。協同有關部門努力確保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確保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等安全,維護水利、電力、供水、油氣、交通、通信、網絡、金融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確保生態安全,加強核安全監管,維護新型領域安全。

 ?。ㄋ模┛嚲o維護社會穩定“責任弦”。維護社會穩定是政法戰線的“主責主業”。對于影響社會穩定的各類矛盾風險,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做到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努力將其消解于未然、化解于無形。一是把人民內部矛盾處理好。促進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導和疏導端用力,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二是把寬嚴相濟政策運用好。既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違法犯罪,又注重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少捕慎訴慎押”等制度機制,擴大教育面、縮小打擊面、減少對立面,努力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三是把重點人群服務管理好。發揮好基層綜治中心、網格化管理等作用,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幫扶救助、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推動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最大限度消解社會戾氣,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嚴防發生個人極端案事件。

  (五)織密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網”。公共安全連著千家萬戶,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必須積極推動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類風險,提高維護公共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堅持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方向,打造城鄉統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管控一體的社會治安防控新格局。嚴密落實公安武警聯勤武裝巡邏和“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強化學校、醫院、公共交通工具及車站等人員密集重點場所和鐵路沿線治安防控,提升重點地區、重點部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完善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合力強邊固防機制,嚴密重點方向口岸出入境管控。二是推動安全生產風險隱患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推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體系、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防控體系,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完善危險化學品治理監管機制,嚴格執行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措施,加強寄遞物流等行業監管,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促進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推動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升應急處置效能,全面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等能力。

  (六)守好維護網絡安全“新領域”。網絡空間是國家的“第五疆域”,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必須把防控網絡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來抓,不斷健全網絡社會綜合防控體系。一是堅持“打”,依法打擊整治網絡販槍、網絡黃賭毒、網絡傳銷、網絡套路貸等新型網絡犯罪,完善線索快速落查、跨區域協作和跨境執法司法合作機制,有力鏟除網絡安全領域黑色產業鏈,堅決遏制網絡違法犯罪多發高發勢頭。二是立足“防”,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及其供應鏈安全保護為重點,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安全審查和防護措施,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三是突出“建”,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絡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努力營造健康網絡生態。

  

  二、工作格局上堅持共建共治共享,著力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

  當前,平安中國建設面臨問題的跨界性、關聯性、復雜性增強,依靠單一的部門、資源、力量往往很難有效治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推進平安中國建設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④。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必須在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的同時,充分調動社會參與積極性、發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切實增強系統治理的合力。

  (一)完善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委領導體制。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我國創造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最大奧秘。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平安中國建設各方面全過程。近年來,有的地方堅持黨建引領、壓實四方責任,健全黨建引領下多方參與的共治機制;有的建立責任捆綁機制,打造黨組織領導下街鄉、村居、網格基層平安建設“責任共同體”;有的發展“紅色物業”、推行居民小區“近鄰黨建”,收到很好效果。要總結推廣這些經驗,積極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的途徑和載體,把黨的理論優勢、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更好轉化為基層治理和平安建設的強大效能。

 ?。ǘ┩晟坡搫尤诤?、集約高效的政府負責體制。各級政府在平安中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完善政府治理體制機制,重點是推進政府職能體系優化協同高效。橫向上,破除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的弊病,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協同的機制,實現問題聯治、風險聯控、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縱向上,破除頭重腳輕、貫通不暢的難題,打造上層統籌有力、中層運轉高效、基層做強做實的治理體系,提高快速響應、精準落地能力。近年來,有的地方推進基層執法體制改革,打通條塊資源,賦予鄉鎮(街道)對職能部門派出機構的管理、指揮、考核權,建立“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有效提高了服務管理質效和精準治理能力,這些經驗做法值得總結推廣。

 ?。ㄈ┩晟崎_放多元、互利共贏的社會協同體制。實踐表明,社會組織參與平安中國建設,有利于彌補政府治理資源不足等問題,有利于靈活迅速回應社會需求,有利于提升平安建設相關工作的專業化水平。近年來,有的地方通過公益創投、定向簽約、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支持相關社會組織發展,有的推動“村嫂理事會”“鄉賢評理堂”“和事佬”協會等社區社會組織參與民間糾紛調解,收到了很好效果。要總結推廣這些經驗,充分調動工青婦、法學會等群團組織參與平安建設的積極性,完善社會組織孵化培育、資金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政策,發揮市場機制等作用,積極培育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組織,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展,推動千千萬萬社會組織“微治理”持續釋放出平安建設“大能量”。

  (四)完善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公眾參與體制。平安中國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始終牢記人民群眾是我們的力量源泉,不斷拓展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組織形式和制度化渠道,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要研究借鑒有的地方通過App、網格微信群搭建眾創平安新平臺,有的地方加強“紅袖標”“紅砂護邊員”“胡楊救援隊”等群防群治力量建設的經驗,充分發揮保安員、網格員、義警、平安志愿者等作用,強化全社會廣泛參與平安建設的激勵保障,提升人民群眾參與度。要優化平安建設考評標準和方式,加大群眾意見在考評中的權重,充分發揮考評“指揮棒”作用,引導各地各部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平安的新期待新要求,實現平安中國建設過程人民參與、成果人民共享、成效人民評價。

  

  三、工作方式上注重綜合施策,堅決打好解決突出問題組合拳

  當前社會矛盾日益復雜、風險點源日益多變、不確定性日益增強。為此,我們要牢固樹立系統觀念,深化對社會運行規律和治理規律的認識,統籌運用政治、法律、文化、科技等多種方法手段,多維治理、綜合施策,不斷豐富平安建設“工具箱”,增強社會治理整體性和協同性,更有效地破解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各類難題。

 ?。ㄒ唬﹫猿忠浴罢巍币I行穩致遠的正確方向。政治引領既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重要經驗,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優勢。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不懈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農村、進社區,使之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以科學理論指引社會治理。近年來,有的地方針對爛尾樓處置、土地管理等治理難題,加強當地黨組織的政治領導,統籌黨政機關、人大、政協、社會組織等力量協同化解,有效凝聚了民心民力,防止矛盾積累激化。要總結借鑒這些經驗,在平安中國建設中進一步把握政治方向、發揮政治優勢、強化政治保障、夯實治理根基,更充分地發揮政治引領的先導性、根本性、決定性作用。

  (二)堅持以“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強和推進社會治理,全面提升平安中國建設法治化水平。以法治謀劃平安建設,總結借鑒有的省就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工作修訂或出臺地方立法等經驗,用好用足地方立法權,加強平安建設領域的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設。以法治解決矛盾問題,總結借鑒有的地方推動市、縣法學會建立首席法律專家庫、促進矛盾化解等經驗,更加善于用法律上的事實明辨是非、用權利義務思維分清對錯,推動相關矛盾糾紛在法治軌道內徹底解決。以法治引領社會風尚,總結借鑒有的地方推行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推動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等經驗,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努力使循法而行成為全體公民自覺行動。

 ?。ㄈ﹫猿忠浴暗轮巍焙B正氣、潤化人心。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必須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為平安中國建設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發揮好身邊榜樣的示范作用,總結借鑒有的地方提高見義勇為物質獎勵標準、擴大優待主體和政策保障范圍等經驗,進一步加強見義勇為激勵表彰,營造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善行義舉普撒大地的良好局面。發揮好鄉規民約的約束作用,總結借鑒有的地方開展“信用社區”“道德銀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等活動、出臺《移風易俗促進條例》等經驗,讓根植鄉土的鄉賢文化在移風易俗、促進和諧等方面煥發新的活力。發揮好行業章程的規范作用,推動道德內容納入各類規則,促進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引導群眾明是非、辨善惡、守誠信、知榮辱。發揮生活禮俗的教化作用,總結借鑒有的地方以小公約、小家訓等“八小工程”促進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等成功經驗,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用好當地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為平安中國建設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ㄋ模﹫猿忠浴白灾巍奔ぐl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鶎幼灾问巧鐣髁x民主的重要形式。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必須劃清政府管理權和群眾自治權的邊界,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有的地方建立“基層自治清單”制度,進一步厘清鄉村權責邊界;有的搭建“百姓議事堂”,推動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要總結推廣這些經驗,探索創新基層自治實現途徑,搭建便捷議事平臺,依托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式,廣泛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等基層民主協商活動,畫好基層平安建設“同心圓”。

 ?。ㄎ澹﹫猿忠浴爸侵巍弊⑷雱幽?、提供支撐。科技是推動平安中國建設的第一引擎。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必須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把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從“最大變量”變為“最大增量”。抓好智慧決策,總結借鑒有的地方推動“城市超腦”建設等經驗,搭建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的智能化平臺,加強數據深度挖掘利用,以數字藍圖賦能智慧治理,推動平安建設實現由“經驗決策”向“大數據決策”轉變。突出智防風險,總結借鑒有的地方建設智慧消防、欠薪預警、食品安全等大數據平臺,有的地方最大限度延伸城鄉雪亮工程聯網節點等經驗,運用新技術新手段分析潛在風險、監測危險指標、預判動態趨勢,提高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強化智能服務,總結借鑒“網上辦”“掌上辦”“刷臉辦”等經驗,充分發揮線上平臺優勢,為群眾打造“指尖生活圈”。

  

  四、工作載體上優化分層治理,努力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陣地仗

  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必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從整體上推動市域、基層、網格這“三大陣地”功能協同、體系優化,打造權責明晰、高效聯動、上下貫通、靈活運轉的分層治理體系,把大矛盾大風險化解在市域、小矛盾小風險化解在基層、苗頭性問題隱患解決在網格,有效防止矛盾問題升級、外溢、上行。

  (一)堅持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戰略支撐。對一些重大矛盾風險、疑難復雜問題,僅靠基層往往很難解決,而市域在法律政策手段方面統籌能力更強,具有明顯的“治理半徑”優勢。中央政法委從2020年開始在全國開展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共有416個地市參加,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好經驗、新樣板。如有的城市確立了市級統籌協調解決重大難題、縣級組織實施解決突出問題、街鄉強基固本解決具體問題、社區落實落細解決服務問題的權責架構;有的城市充分用足用好市域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較大的法規政策自主制定空間,出臺個人破產條例、數據條例等地方立法,有效解決了一批平安建設領域突出問題;等等。要繼續加強對試點地區分類指導,并組織做好第一批試點地區評估驗收,推動試點經驗從地標上升為國標、從地方探索上升為頂層設計、從單項經驗集成為系統制度,進一步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使市域真正成為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風險的“終點站”。

  (二)堅持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2020年以來街鄉、社區在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啟示我們平安中國建設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目前,全國3.9萬多個鄉鎮(街道)已配齊配強政法委員3.8萬多名、占99.2%,建成各級綜治中心58.3萬余個,共有網格員450萬名,基本實現了網格化服務管理全覆蓋。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強基層組織,總結借鑒有的地方省市縣綜治中心全部明確為事業單位,建立網格員“三崗十八級”薪酬待遇體系,有的出臺縣、鄉、村三級人民調解經費保障標準、配齊配強專職調解員等經驗,推進資源力量下移,使基層人財物與事權相匹配,確?;鶎佑腥斯苁隆⒂绣X辦事、有章理事。進一步夯實基礎工作,依托綜治中心和網格化管理,統籌公安派出所、社區警務站、檢察室、人民法庭、司法所、信訪接待中心等基層資源力量,強化部門、街鄉、村居、調解組織等協調聯動,實現對轄區內全要素精準掌控、對各類風險隱患全周期管理。進一步提升基本能力,總結借鑒有的省建設網格學院專業培訓體系,有的依托綜治中心推動各主體各部門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等經驗,打造“平戰結合”的“指揮中樞”,不斷提升基層保平安、護穩定的實戰水平。

  (三)堅持做精、做細網格治理。網格是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承擔著落細落實各項服務管理措施的重要職能。要充分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總結推廣有的地方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設在樓棟里等經驗,推動黨的建設延伸到社會最小單元。要在社區、網格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基層社會治理單元做小做實,總結推廣“十戶聯防”“鄰里守望”等經驗,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治安積極分子等威望較高、熟悉情況、經驗豐富等優勢,讓他們擔任樓棟長、聯戶長,使治理觸角延伸貫通至每個樓棟、每個家庭、每個人,真正打通服務管理“最后一米”。

  

  五、工作保障上加強統籌協調,不斷推動平安中國建設再上新臺階

  平安中國建設涉及領域廣、工作任務重。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批準成立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有力加強了黨中央對平安中國建設的組織領導和統籌謀劃推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必須強化統籌協調,加大保障力度,推動各有關方面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綜合、載體統合,避免措施的局限性、工作的碎片化,把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成美好現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要職責。必須嚴格落實平安建設領導責任制,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科學統籌好發展和安全,進一步樹牢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的觀念,把平安建設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部署,把安全發展貫穿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推動各級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嚴格落實平安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親自研究部署、推動落實、跟蹤問效,切實擔負起護一方平安、保一方穩定的政治責任;推動各有關部門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緊扣安全發展問題,促進行業發展與保障安全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各地平安建設領導(協調)小組要充分履行職責,系統謀劃制定本地平安建設目標任務、總體思路、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協調推進平安建設。要充分發揮平安建設考核的“指揮棒”作用,不斷完善考評體系,形成正確導向,壓實各方責任,健全獎懲機制。

 ?。ǘ┥罨桨矂摻āT谇安痪谜匍_的平安中國建設表彰大會上,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授牌命名了60個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160個平安中國建設示范縣,并授予73個市、縣“長安杯”予以表彰,有效鼓勵了先進、樹立了典型、調動了各地各部門參與平安建設積極性。要加強對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縣創建工作的指導,加強典型經驗的系統集成和總結推廣,為各地深入開展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縣創建工作提供指引,推動各地更好地把功夫下在平時、促進長治久安。要主動適應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新形勢、新要求,在更高標準、更寬領域、更多層面、更大范圍上全面開展地區平安創建、行業平安創建、單位平安創建、基層平安創建等工作,形成以平安社區為根基、以平安市域為抓手、以平安行業為支撐的平安中國實現路徑,不斷增強平安創建的示范性、輻射性和引領性,最大限度調動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真正讓各地區、各行業、各單位的“小平安”匯聚為全國的“大平安”。

  (三)營造良好氛圍。扎實有效落實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各項“硬舉措”,離不開良好社會氛圍營造的“軟環境”。要加強正面宣傳,發揮傳統媒體和網絡新媒體優勢互補作用,聚焦能夠振奮人心的重大成就,挖掘能夠打動人心的先進事跡,推出能夠震撼人心的優秀報道,對黨中央有關重大決策部署和平安中國建設實踐成果、基層一線成功經驗等進行全景式宣傳報道,不斷凝聚社會正能量。加強輿論引導,完善落實“三同步”機制,對熱點事件勇于發聲、對惡意謠言敢于亮劍、對群眾疑惑及時解答,更好回應社會關切。加強陣地建設,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個性化等傳播新模式和網絡傳播新規律,進一步做大做強中國長安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等政法新媒體,推動構建政法全媒體傳播體系,運用全媒體方式、大眾化語言、藝術化形式,制作有格調、有溫度的新媒體產品,不斷提升政法新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營造良好輿論生態。

  

  作者: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