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專題報道 》2021年 第48期 12月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奮力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時間:2022-07-06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編輯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奮力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鄭柵潔


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處于關鍵時期和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背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思想精髓,賡續了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不倦的法治追求,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偉大時代孕育偉大思想,偉大思想領航偉大征程。我們要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貫通起來,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奮力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牢牢把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內涵

  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內涵集中體現為“十一個堅持”,為全面依法治國標定航向,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其鮮明特質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不斷彰顯理論品格、展現實踐偉力。

  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現出深遠的戰略思維。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明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定位、工作布局、重點任務、重大關系。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實踐,必須強化戰略思維、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安徽省委心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對“十四五”時期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等作出一系列規劃部署,著力推進更高水平法治安徽建設。我們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到依法治省實踐各方面全過程,抓好黨中央法治建設規劃、綱要的組織實施,不斷推動法治安徽建設取得新的更大進步。

  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現出鮮明的政治導向。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闡明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為法治建設實踐指明了正確前進方向。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實踐,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①。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后,省委及時制定出臺《關于加強新一屆省委班子政治建設的決定》《關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決定》,對增強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等作出明確規定,強調省委堅持依規治黨、加強政治建設首先從省委班子自身做起。我們要切實加強對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健全領導體系,完善制度機制,確保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在安徽落地落實。

  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現出強烈的歷史擔當。習近平法治思想扎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沃土,以新的視野、新的認識賦予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的時代內涵,為鞏固和發展“中國之治”提供了重要保障。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實踐,必須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②。近年來,安徽在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掃黑除惡等一系列重大斗爭中,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硬仗,都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我們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忠誠盡職、奮勇爭先,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續寫“中國之治”貢獻安徽力量。

  習近平法治思想體現出真摯的為民情懷。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國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③,為法治建設實踐提供了價值導向。我們深切感受到,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依法治省實踐,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法治體系建設全過程。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黨員干部要善于從人民群眾的立場和角度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我們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在依法治省實踐中,做到目光所至看到問題、耳聽范圍想到問題、所思所想直面問題、所作所為解決問題,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


  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具備現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省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抓住法治體系建設這個總抓手,全面深化法治領域改革,法治安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走在全國前列具有堅實基礎。

  黨的全面領導持續加強。組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在省市縣三級貫通式成立黨委法治建設議事協調機構。在全國率先建立全面依法治省重點工作指引、提醒、警示“三清單”制度,制定出臺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等規劃方案。將法治建設、平安建設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推進法治建設與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同部署、同落實。

  立法引領推動作用持續發揮。將重要立法事項列入省委重點工作任務,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堅戰”、保障改善民生等,在全國率先出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條例,制定全國首部林長制地方性法規等。適應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等新技術新應用快速發展形勢,研究制定全國首部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辦法等。在全國較早開展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全面清理,截至目前,現行有效地方性法規430件、省政府規章139件,為法治安徽建設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推進。在全國首創省級政府權責清單制度,省級權責事項精簡374項,精簡率達22%。省級行政許可事項壓減至192項,為全國最少省份之一。率先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改革試點,深化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綜合執法改革,推進同滬蘇浙執法一體化。健全行政糾紛解決體系,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

  司法體制改革持續深化。深入推進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公安改革和司法行政改革,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公益訴訟制度等經驗向全國推廣。深入實施“江淮風暴”執行攻堅戰,執行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開展“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專項整治行動,堅決糾治司法不公、執法違法等問題。

  群眾法治獲得感持續增強。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連續三年實施“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推行柔性執法,制定交通運輸、市場監管、文化旅游和生態環境等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制定全國首部《村(居)法律顧問指南》,全省村(居)法律顧問聘請率達100%。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平安建設連續10年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堅持以高水平法治安徽護航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了加快建設經濟強、格局新、環境優、活力足、百姓富的現代化美好安徽的奮斗目標,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堅強的法治保障。我們要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堅持法治體系建設正確方向,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等重大問題上做到頭腦特別清晰、立場特別堅定,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全面依法治省制度體系,讓法治成為打造“三地一區”、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的重要牽引和穩固基石。

  助推建設經濟強的創新安徽。以法治方式引領、規范和保障創新,是新時代推動創新發展的鮮明特征。我們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不斷釋放發展活力。要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法規,加快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應用領域立法,依法保護科技創新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維護創新企業正當權益。要優化創新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落實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健全知識產權激勵機制,依法懲治重大科研項目、關鍵核心技術、優勢產業等領域假冒專利犯罪。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擴容升級科技創新攻堅計劃,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定向委托”等制度,完善“人才團隊+科技成果+政府參股+股權激勵”模式,努力把更多創新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助推建設格局新的共進安徽。協調發展離不開法治的引領和推動。我們要深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進立法創新共贏、執法合作共進、司法保護共治、守法普法共享、法律服務共建。要圍繞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健全省級層面重大合作事項協調機制,加強地方立法、執法、司法協同,探索建立權責清單“長三角一單”,在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聯防聯治、基本公共服務、信用體系等方面推動制定區域統一標準。要圍繞合肥都市圈、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等建設,完善區域戰略統籌、合作互助、利益鏈接等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協調治理模式,消除歧視性、隱蔽性的區域市場準入限制,妥善化解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領域糾紛。要圍繞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多規合一”,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打造“網絡+網格”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

  助推建設環境優的美麗安徽。生態文明建設每向前推進一步,環境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要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健全能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要推進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級版,建立城鄉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加強固廢危廢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環境監管,推進生活垃圾收運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融合。要深化生態環境治理,統籌推進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推動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建設,健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終身追究制度,為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提供法治保障。

  助推建設活力足的開放安徽。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④我們要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把法治建設貫穿到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各方面和全過程。要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升級“皖事通辦”平臺,完善“全省一單”權責清單制度體系,推進全要素集成、全流程再造、全省域聯通的“一屏通辦”改革,建設開放型、服務型、效率型政府。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強化公平競爭審查機制,打造惠企政策直通車,加大中小微企業融資、用工、用能等政策支持力度,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對企業做到“好時不擾、難時出手”。要推動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健全外商投資政策服務體系,推動提升世界制造業大會、“天下徽商”圓桌會等開放平臺能級,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助推建設百姓富的幸福安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⑤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日益增長的要求,用法治守護群眾高品質生活,促進共同富裕。要維護群眾利益,深入貫徹實施民法典,深入實施“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強“衣食住行、業教保醫”等民生領域執法司法保護,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⑥。要維護人民安寧,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司法力度,深入開展“守護平安”行動,常態化機制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要為民排憂解難,全面推廣“百姓評理說事點”等服務群眾經驗做法,健全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閱批群眾來信制度,做到接訪不走過場、寫信真管用,以法治底色繪就幸福安徽新畫卷。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關鍵在實干。我們要保持奮勇爭先的事業追求,強化爭先進位、走在前列的意識,在法治安徽建設中展現過硬作風和本領。要抓實“關鍵少數”,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要建強法治工作隊伍,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加強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培養造就一大批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安徽省情、扎根江淮大地的高質量法治人才及后備力量。要夯實基層基礎,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沉、保障下傾,推進基層法治工作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多層次創建活動,為法治安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要壓緊壓實責任,各級黨委要擔負好主體責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務、重點工作,加強組織領導,主動擔當作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各條戰線各個部門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

  思想引領方向,奮斗成就夢想。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全面依法治國路線圖一步步變為亮麗的現實場景,奮力推動法治安徽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中共安徽省委書記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