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與實踐》專刊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專題報道 》2021年 第44期 11月
增強思想自覺、理論自覺、行動自覺 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時間:2022-07-06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責任編輯:編輯

增強思想自覺、理論自覺、行動自覺?

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

陳一新


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理論,偉大理論引領偉大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創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國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屋建瓴、視野宏闊、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新境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新道路,賦予了中華法治文明新內涵,貢獻了維護國際法治秩序新智慧,具有強大的理論引領力、實踐指導力、歷史穿透力、世界影響力。我們要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理論自覺、行動自覺,以更高站位、更嚴標準、更實舉措,努力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展現出更大的擔當和作為。

  

  一、增強思想自覺,提振學習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氣神”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在長期的實踐基礎上、科學的理論探索中、深厚的歷史涵養下形成的,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法治領域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學回答了21世紀中國法治進程面臨的重大課題,標志著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的新飛躍,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強大真理力量,進一步堅定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信心決心,意氣風發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法治力量。

 ?。ㄒ唬┟鞔_法治方向和法治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正確政治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闡明了全面依法治國向哪里走、走什么路的重大問題,抓住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根本,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遵循的政治準繩。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決不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不走西方所謂“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歧路。

  (二)堅定法治自信和法治自強。法治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心認同和高度確信,法治自強是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奮發精神和進取氣魄。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特別是“東治西亂”形成鮮明對比,實踐證明我國政治制度和法治體系是適合我國國情和實際的制度,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面對“兩個大局”,我們要有自信、有底氣、有定力,增強厲行法治的行動自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ㄈ┦刈o法治信仰和法治信念。法治信仰是信奉法治、敬仰法治的思想原則和精神寄托,法治信念是執守法治、追求法治的實踐取向和行為選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指出了“只有內心尊崇法治,才能行為遵守法律。只有銘刻在人們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這是法治的真諦所在,是保證法治實施的重要精神力量。我們要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秉公執法、公正司法、誠信守法,敢于同危害法治、破壞法治、踐踏法治的行為作斗爭,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ㄋ模淅畏ㄖ嗡季S和法治方式。法治思維是運用法治理念、原則和邏輯來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認知過程,法治方式是不管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循法而行、依法而治的行為習慣。習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視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要求做到守法律、重程序,牢記職權法定,保護人民權益,接受法律監督。我們要堅持越是情況復雜、事態緊急,越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工作,努力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ㄎ澹娀ㄖ螕敽头ㄖ巫鳛?。法治擔當是胸懷“兩個大局”、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態度和責任,法治作為是針對突出問題、推動法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創新突破的行動和成效。習近平法治思想特別強調了干部敢于擔當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我們要堅持敢字為先、干字當頭,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深入把握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領域改革的重點任務,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不斷提高法治建設水平,努力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


  二、增強理論自覺,掌握準確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金鑰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拓展新視野、提出新命題、作出新論斷、形成新概括,用“十一個堅持”回答了21世紀中國法治面臨的重大課題。這“十一個堅持”思想深邃、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系統完備,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義。我們要抓住“十大辯證關系”,來加深對“十一個堅持”的系統性把握、體系性理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ㄒ唬┱_認識處理黨和法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法的關系是一個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事實上,“黨大還是法大”是一個政治陷阱,是一個偽命題。對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含糊其辭、語焉不詳,必須旗幟鮮明宣示政治立場、表明政治態度。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別。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體現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全面依法治國朝著正確方向前進。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依法執政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又要帶頭執行憲法和法律,依靠法治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施,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改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同時要認識到,說不存在“黨大還是法大”的問題,是把黨作為一個執政整體、就黨的執政地位和領導地位而言的,具體到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干部,就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

 ?。ǘ┱_認識處理政治和法治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一種法治形態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論,每一種法治模式當中都有一種政治邏輯,每一條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種政治立場。我們要正確把握政治與法治的辯證關系,確保政治成為法治的根本保證、法治成為政治的堅強保障。政治決定法治,為法治指明方向。我們要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法治服務政治,為政治提供保障。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堅決維護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維護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既要運用法治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又要著眼長遠,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ㄈ┱_認識處理政策和法律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我們要加深對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本質理解,維護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的權威性,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黨的政策是國家法律的先導和指引。黨的政策是國家法律的核心內容和基本精神所在,是立法的重要依據,是執法司法的重要指導。要善于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形成法律,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健全黨的政策同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銜接協調機制,確保執法、司法、守法貫徹落實黨的政策,使黨的政策成為全面理解掌握法律條文和法律精神的基礎。實施法律就是貫徹黨的意志。黨的政策成為國家法律后,依法辦事就是貫徹黨的意志、執行黨的政策。要支持執法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次執法行為、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防止違規干預司法活動、插手過問案件處理。完善黨對執法司法工作的領導監督體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執法司法中得到不折不扣貫徹落實。

  (四)正確認識處理德治和法治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國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協同發力。我們要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既是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治國理政規律的深刻把握。要強化道德對法治的支撐作用。汲取中華優秀傳統道德精髓,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立法、執法、司法、守法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求,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加強居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章、社會組織章程等社會規范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培育良好環境。要強化法律對道德的促進作用。通過立法方式,明確對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失德行為的懲戒舉措,發揮對全社會的規范引導作用。運用執法司法手段,加強對見利忘義、坑蒙拐騙、制假售假等群眾反映強烈失德問題的專項整治,讓敗德違法者受到懲治、付出代價。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完善守法誠信褒獎和違法失信懲戒等機制,弘揚守法誠信行為,追究違法失信責任。

 ?。ㄎ澹┱_認識處理改革和法治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相伴而生。我們要正確把握改革與法治的關系,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相互促進。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對實踐條件成熟的,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要,先修訂、解釋或廢止原有法律之后再推行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對實踐條件不成熟、需先行先試的,依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在若干地區開展改革試點,待條件成熟后再制定或修改法律,既不允許隨意突破法律紅線,也不允許簡單以現行法律沒有依據為由遲滯改革,確保改革和法治良性互動。堅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加快推進法治領域重大改革事項,健全完善監察、公安、檢察、審判和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執法司法責任體系、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在更高層次上實現權力與責任的平衡、放權與監督的結合、公正與效率的統一,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持續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完善人員分類管理,健全司法職業保障,提高司法辦案質量和效率。

 ?。┱_認識處理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歷史使命、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我們要正確把握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推動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堅持依法治國必先依規治黨。加快形成覆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各方面的黨內法規制度,全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體系。加強黨內法規執行責任制的落實和監督檢查,強化黨規黨紀剛性約束,不斷提高管黨治黨實效。推動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有機銜接,實現黨內法規體系與國家法律體系內在統一,不斷提高依規管黨治黨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依規治黨帶動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堅持依靠黨的制度、紀律和規矩規范黨員行為,使每一個黨員干部在黨內嚴格按照黨的章程和黨內法規行事,在社會上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推動領導干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自覺將黨規黨紀的嚴格要求轉化為厲行法治的內在動力,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七)正確認識處理全面依法治國和其他三個“全面”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統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們已經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戰略舉措,有力助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將繼續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的戰略目標提供堅強保障。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方式。沒有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我們的戰略布局就會落空。我們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來把握,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八)正確認識處理現代化和法治化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深刻認識現代化和法治化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F代化是法治化的發展目標。堅持改革方向、問題導向,全面實施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采取對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要意義的關鍵舉措,確保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化是現代化的重要依托。依靠法治完善制度建設,以法律鞏固和確認國家制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完善。依靠法治發揮治理優勢,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的能力本領,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保駕護航。依靠法治解決重大問題,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闊前景。

  (九)正確認識處理傳統法制和現代法治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從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探索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傳統法制積淀著現代法治的深厚底蘊。我們要弘揚出禮入刑、隆禮重法的治國策略,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弘揚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理念,推動法治建設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弘揚天下無訟、以和為貴的價值追求,將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弘揚德主刑輔、明德慎罰的慎刑思想,最大限度減少社會對立面。弘揚援法斷罪、罰當其罪的平等觀念,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得到應有懲罰。弘揚保護鰥寡孤獨、老幼婦殘的恤刑原則,弘揚尊重生命、關注民生的人道主義精神?,F代法治激發傳統法制新活力。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揚棄的觀點對待、研究、運用傳統法制,借鑒吸收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不斷推進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法治理論與實踐創新,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ㄊ┱_認識處理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法治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推動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協調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創造良好法治環境。國內法治是涉外法治的基礎和前提。要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為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涉外法治是國內法治的延伸和保障。要善于運用法治方式有效應對涉外風險挑戰,牢牢把握斗爭主動權。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提升涉外執法司法效能。引導企業、公民在走出去過程中更加自覺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運用法治和規則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對不公正不合理、不符合國際格局演變大勢的國際規則、國際機制,要提出改革方案,推動全球治理變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增強行動自覺,明確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著力點”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各地各部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結合新時代的新形勢新要求,針對法治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一項一項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將科學思想轉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

  (一)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圍繞創新發展,注重增強發展動力,增強創新第一動力,完善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形成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圍繞協調發展,注重運用法治手段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健全區域協調發展制度機制、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深化土地制度、戶籍制度改革,推動區域、城鄉、物質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助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圍繞綠色發展,推進自然資源、生態環境重點領域立法,加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執法司法,用法治呵護綠水青山藍天。圍繞開放發展,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系統完備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提升涉外執法司法效能,依法維護我國企業和公民海外合法權益。圍繞共享發展,依法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強化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基本民生保障工作,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運用法治力量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圍繞安全發展,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生物安全、防范風險等重要領域立法,防范新技術新領域安全隱患,規范平臺經濟發展。

  (二)助推社會高效能治理。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有力保障。健全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和實施體系,加強國家安全執法,特別是要筑起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銅墻鐵壁,鏟除影響政治安全的土壤,堅決捍衛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捍衛中國共產黨的長期執政地位,捍衛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捍衛我國憲法的權威和尊嚴。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依法防控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努力將重大矛盾風險化解在市域、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依法打擊突出違法犯罪,集中打擊整治新型網絡犯罪和網絡黑灰產業鏈,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公共安全治理,加強對重點物品、重點行業、新業態新技術等領域的依法監管,推動城鄉公共安全監管執法和綜合治理一體化,健全公共安全法律責任制度,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ㄈ┦刈o群眾高品質生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永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著眼促進共同富裕,推動建立健全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法律制度,通過立法、執法、司法手段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清理規范不合理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推動形成公正合理收入分配格局,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人的全面發展。要立足共建共治共享,推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立健全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個環節彼此貫通的制度機制,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基層群眾自治基本政治制度,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要聚焦突出民生問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推出戶籍、交通管理、移民和出入境、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政法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措施,集中開展涉法涉訴信訪積案攻堅,用心用情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之事。

  (四)促進隊伍素質高水平提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隊伍至關重要。要加強法治專門隊伍建設,推進法治專門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確保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在法治專門隊伍中,政法隊伍規模最大,其整體素質和能力事關法治形象。必須加強新形勢下政法隊伍建設,旗幟鮮明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基礎,錘煉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永葆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當前,要鞏固和擴大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成果,堅決清查貪贓枉法、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人,深查執法司法腐敗,打造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新時代政法鐵軍。要加強法律服務隊伍的教育管理,把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法治作為從業基本要求,引導他們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升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依法依規誠信執業。要加強法學教學研究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法治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要加大涉外法學教育力度,做好涉外執法司法和法律服務人才培養、國際組織法律人才培養推送工作。

 ?。ㄎ澹┩苿訉W習宣傳高標準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強大真理力量、磅礴實踐偉力,我們要通過扎實細致的學習宣傳工作,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學習重點內容,作為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的重點課程,開展全戰線全覆蓋的培訓輪訓,讓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武裝頭腦、推動工作。運用各類融媒體手段和平臺,通過媒體報道、評論言論、理論文章、學習讀本、短視頻等方式,大力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義。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同普法工作結合起來,同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等結合起來,發揮各類基層普法陣地作用,推動這一思想走入“尋常百姓家”。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學校教育,納入高校法治理論教學體系,做好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加強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建設,圍繞“十一個堅持”確立選題,推出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加大習近平法治思想對外宣介力度,推動在海外編譯發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解讀書籍,組織專家學者利用國際學術會議、國際學術期刊等平臺加強宣介闡釋,努力講好中國法治故事,擴大法治中國影響力。

  

  作者:中央政法委秘書長、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