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十八屆四中全會 》專題報道 》學習交流
重慶市政法戰線熱議依法治國

時間:2014-10-31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夯實法治基礎 提高司法公信

重慶市政法戰線熱議依法治國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近日,我市政法系統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大家認為,一定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不斷強化法治觀念、法治信仰、法治思維,建設高素質法治專門隊伍,進一步夯實法治基礎,成為全市政法戰線的共識。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錢鋒表示,全市各級法院要從提高思想認識、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法治信念,牢記職責使命、狠抓執法辦案,深化司法改革、健全審判機制,優化司法服務、落實司法為民,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司法能力,健全監督機制、確保司法廉潔等六個方面下功夫,貫徹好全會精神。要準確把握司法審判在訴訟制度中的中心地位,強化案件質量責任。同時要扎實推進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試點、司法公開三大平臺建設試點、行政訴訟異地管轄試點以及知識產權法庭、環境保護審判庭試點工作。要充分運用司法巡查、審務督察、集中約談、述職述廉等方式,加強廉政教育監督;并在公眾服務網設置監督舉報模塊,暢通監督渠道。

  連日來,武警重慶總隊廣大官兵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通過深入學習討論,廣大官兵倍受鼓舞,對建設“法治中國”更加充滿信心。該總隊七支隊戰士羅濤表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關于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為建設法治國家描繪了新的藍圖。“作為一名武警戰士,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礎,振奮精神、埋頭苦干,不斷提高一招制敵、一槍斃敵的素質能力,堅決完成黨和人民交付的各項急難險重任務,為實現‘中國夢 強軍夢’貢獻力量?!?/span>

  市委政法委執法督查處干部邢曉表示,全會在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發展的歷史維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高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體布局的廣度和深化改革的力度等各個方面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作為一名黨委政法委干部,要切實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成果轉化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同時,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求真務實,積極作為,切實履行政法干部在依法治國中的責任和使命,為把全會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貢獻應有的力量。

  市司法局法制處副處長李綱說,全會將依法治國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決定,作為司法行政機關,我們要加強監獄刑罰執行法治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監獄執法程序、細化執法流程、明確執法責任,確保監獄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廉潔執法、文明執法。

  “公正與廉潔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線,更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贝蠖煽趨^人民法院法官吳海濤認為,應按《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要求,不斷強化職業保障體系建設、強化司法公開透明度、強化法官獨立審判的能力,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實現審判的公平公正、以更加精進的執行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身為一名在基層從事刑檢工作的檢察官,我每天都在與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打交道,一次次詢問、訊問、走訪、核查對于我而言只是日常的工作,但是對于案件當事人而言,則會成為影響其本人及其家人一生命運的關鍵?!遍L壽區人民檢察院偵監科副科長王帆認為,對于一名基層的司法工作人員而言,首先,要把保證案件質量作為刑事司法工作的生命線,確保辦理的每一起案件都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讓受到侵害的權利得到救濟、違法犯罪行為受到制裁。其次,要做好案外工作,體現法律的人性化,延伸司法的社會職能。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導龍大軒認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無疑是一個系統工程?!岸Y法合治,德主刑輔?!饼埓筌幷f,譬如“孝道”、“仁義”、“誠信”等中華傳統美德,既有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二者相輔相成,才能共同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按舜嗡闹腥珪€提出在借鑒國外有益法治經驗時,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不固步自封,也不能盲目照搬?!饼埓筌幷f,法律制度必須結合當地文化傳統和風土人情,只有讓老百姓能接受的法,才使人信服,也才能達到全民守法的目的。

  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張宏國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認真學習領會全會精神,認真搞好本職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政治業務素質,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努力用法律的武器捍衛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讓他們在案件辦理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