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0-24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中央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黃文藝
尊敬的王樂泉會長、陳冀平書記,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上午好!
本次論壇主題非常重要,領域也很寬廣,可討論的話題非常廣泛,我試圖對本次論壇的核心概念法治實施體系做一個法理解讀,闡釋其所蘊含的深刻的理論創新和實踐變革的意義。
法治實施體系是一個由憲法實施、依法執政、行政執法、司法和守法等諸多環節構成的一個復雜體系,這個概念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來的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新概念,為我們深入思考和破解當前我國法治實施中的難題困境開發出了一種有效的新路。從理論角度來說,法治實施體系有助于我們認識和把握法治實施的規律和特點:
一、法治實施體系概念告訴我們,法治實施各環節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各環節之間互不相干,就不存在形成體系的問題。比如執法和守法這兩個環節之間就是密切關聯的,執法機關的執法嚴格程度將直接影響社會主體的守法程度,如果執法機關選擇性執法,社會主體就有可能選擇性守法。反過來,社會主體的守法狀況又會影響執法機關的執法活動。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哪個領域的違法活動、違法犯罪問題突出,執法機關就要加強哪個領域的執法力度。最近幾年我們國家電信詐騙、網絡投資詐騙等電信網絡新型犯罪呈現上升態勢,對社會危害很大,所以中央近期決定要開展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二、法治實施體系概念提示我們法治實施各環節之間有可能存在相互脫節、斷裂,甚至沖突的問題,我們要改善法治實施的效果,就要深入解釋和妥善解決法治實施不同環節之間的脫節、斷裂的問題。如四中全會決定之所以提出要建立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機制,就是因為多年 來行政執法與行政司法之間由于證據標準不一致、程序不對接、信息不暢通等原因,導致這兩個環節之間一定程度的脫節問題,導致有的時候出 現行政執法機關有案不立的問題,有時候出現行政司法機關有案難立的問題,不利于有效打擊犯罪。從實踐角度說,法治實施體系這一概念啟示 我們要把執法、司法、守法等法治實施環節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推動法治實施的機制、力量、資源、信息一體化,增強法治實施的整體性、協同性和系統性,保證憲法系法律得到正確、及時、有效的實施。
當前制約我國法律實施效果的因素不僅有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的問題,也有這些環節之間不銜接、法治實施整體合力不強等整體性問題。因此要提高我國法治實施的整體質量和水平,要著力解決法治實施各環節的問題,也要解決法治實施整體層面的問題,特別是要建立和完善法治實施體系。完善法治實施體系首先要完善體制機制推進的創新。隨著現代交通通訊信息網絡等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活動空間和行為軌跡出現更多新的特點,單靠哪個部門和哪個地方都難以掌握有關人員的活動信息,也就難以依法對其活動進行有效監管。只有打破傳統上地區分割、部門分割的法律實施體制,建立起區域協作、部門聯動的法律實施體制機制,把各種力量、資源、手段整合起來,才能織密法律實施的天羅地網。有一些地區,特別是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提出區域法治建設的新概念,積極探索執法、司法區域合作的新機制、新形式。法院系統為解決執行難的問題,曾經提出要建立執行的聯動機制,動員黨委、行政、司法、銀行等各個部門、各個方面力量推動法院生效裁判的有效執行。
完善法治實施體系要推動各種法律實施力量的合作共治。在我國法治實施力量很多,不僅包括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等體制內的力量,也包括企業、社會組織、公民個人等社會力量。長期以來我們在執法司法工作中注重發揮人民群眾的作用,北京涌現出“朝陽大媽”等,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我們不僅要把社會力量視為法治實施的參與者,更應把社會力量視為法治實施的主體,構建起合作共治的局面。在網絡法治建設和實施方面,不少法治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強的網絡公司、電信企業既有參與法律事實的積極性,同時也擁有管理技術、信息和人才的優勢,可以為預防、化解網絡法律糾紛,防范打擊網絡違法犯罪作出巨大貢獻。
完善法治實施體系還要實現法律實施數據信息的互通共享。信息始終是一種稀缺資源,信息不充分、信息匱乏是有效司法、執法、守法需要克服的問題。近年來各個部門都重視開始各類信息系統,提升執法、司法能力和水平。公安機關現在偵破刑事犯罪案件越來越借助于視頻監控系統,但是在信息化的建設中,我們也存在著各自為戰、相互割據的問題,不少數據信息系統變成信息的孤島,這就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應用,不利于形成大數據,充分發揮大數據在法律實施上的作用。國務院在前不久頒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盡快形成跨部門的數據資源、共建、共享、共用的格局,有利于提升法治實施的能力和效果。
總之,法治實施概念的提出和法治實施體系建設規劃標志中國法治實施進入一個整體化、體系化推進的新時代,這必將有力提升中國法治實施的質量和水平。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