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中國法治論壇(2016)在深圳成功舉辦 》專題報道 》觀點精選
范?。汗痉ㄈ酥卫斫Y構的制度創新

時間:2016-03-30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會長 范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下午好!

??????我報告的題目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創新”。

  我想談三個問題。一是創新的制度價值。二是創新的制度風險。三是創新的各種視野。

  今天我們談中國企業的創新實際上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談創新,任何一個新制度的創新一定會帶來負面,如果我們在創新的時候不能充分的意識到這樣一個制度可能走向反面,那么我們的創新無形之中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公司制度是20世紀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自從第一部公司法頒布以后,很短的時間,歐洲就通過這個制度達到了企業的快速兼并、壟斷,但是壟斷的結果在幾十年的時間就引發了經濟危機,然后就引發了第一次經濟大戰,這是歷史給我們的教訓。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國家利用公司建立制度,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也看到,今天我們在濫用公司的制度,造成的社會危害也十分明顯。從成就方面來講,新中國建立以后,我們一直想推動企業的改革,一直到1992年我們頒布了《公司法》,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中國的企業才真正走出了一條新路,而社會主義的其他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在解決了企業主體制度方面是像中國成功的,所以其他的社會主義國家都紛紛垮下去了。英國法院以前判決有限合伙制度無效,美國使用了,所以一個創新對于一個社會會產生極大的變革。

  公司這么一個制度的風險性是巨大的。公司是什么?為什么2000多年的時間,歐洲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沒有選擇有限責任,當時雖然許多人都覺得有限責任是很好的,可以刺激社會發展,為什么沒有在法律上確立下來,因為有限責任是對法律巨大的背叛,因為法律強調權利責任是一致的,但是怎么能夠承擔義務是有限的,但是享受權利是無限的呢。歐洲為什么到19實際末葉說允許有限責任在法律上確定下來變成一個制度呢,他們加入了公司治理,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股東投資公司以后要遠離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經營,這是保持公平的一個原則。社會要培育一個完整的職業管理層,要有職業經理人,西方社會在發展公司的過程中高度重視治理結構,所以保證了20世紀以后,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歐洲經濟在強勁發展時候有一個穩步性。

  我們在1993年推行公司制度改革的時候,我們對于公司治理結構當時想法是成立的,實際中發現公司治理結構沒有堅持,有限責任造成了濫用,造成的社會后果是什么?我們可以看到最近出現的如此巨大的金融風險,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對于這樣一些公司,這樣一些組織的有限責任背后的監管失控了,短短的時間以內,大量的錢沒有了,這是很不正常的,主要從主體開始我們滯后了,我們在創造制度的時候,我們超出了發達國家能容許的范圍,我們沒有監管,主要是對主體的監管,因為有限責任一旦被濫用,會造成整個社會的不公平,幾個人到公司里面現在注冊以后,幾十年以后資金到位,現在可以把社會的資源拿過來,這是非常大的風險,如果要設立這個制度,必須要有整體的公司治理結構,要對公司的經營者違法行為加強懲處,美國的一個公司市值40多億美金,因為一個信息披露不對,司法機構說你這個信息披露不對,虛報,最后公司的總裁判刑25年,財務總監判刑5年,企業破產,這樣的情況就是為了保持公司的治理。中國的企業最核心的問題必須加強企業的治理,要加強企業治理的管制。

  現在出現的是產能過剩,這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國家層面上的,我們更多時候看到的低劣產品,還有一些食品不安全,這就是我們在整個商業主體方面幾乎沒有監管,一個街道400米長,本身開兩三個餐館都可以達到比較好的經營,達到一定的水準,現在開了20、30家,每家都是很小的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沒有監管,最后惡性競爭誰都賺不到錢,最后變成偽劣產品大量存在。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為什么這么多產品質量上不去,就是因為我們放開門的結果是沒有條件,沒有對商人的要求,這是很可怕的現象,歐洲經過2000多年的歷史總結出來的規律,他們制定出什么人可以經商,什么人不可以經商,我們現在只要是人就可以經商,只要你是公民,你一登記就可以經商。

  所以出現問題,我們在制度方面需要反思。比如最簡單的,現在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民法總則確定現在的原則,實際上就是商業法庭,1986年我國《民法通則》頒布的時候,對商品經濟出現了極大的作用,動員了全社會的激情。但是直到今天,我們對于民法總則中真正缺少需要的沒有意識,但是這些歐洲經過2000年的歷史,400年的教訓,他們推行的制度我們沒有很好的吸收他們的教訓,歐洲為什么出現民法?是因為從15、16世紀以后,歐洲的商人用他們的營利精神影響了整個社會。傳統是宗教的,全社會唯利是圖,這種情況下宗教的意識、宗教的力量越來越弱,最后確定老百姓和老百姓之間的財產道德是什么,商人和商人之間的財產道德是什么,這些分開。這些歐洲有很多的教訓,中國也有很多的經驗,商業的發展帶來財富,為什么歐洲2000年期間不讓商業發展,為什么中國幾千年的時間不讓商業發展,如果我們只有商業道德,而沒有社會的倫理道德就會走向反面,商業道德的主要特點就是掠奪,所以社會需要平衡,后來歐洲通過一套體系保證了商業環境的發展。但是今天我們制定新的企業制度建設的時候,我們如何借助歐洲的經驗教訓,這是我們需要探討的。

  今天我們是關起門來自己創新,還是和世界一起來看。國際的咨詢機構做出過評估,亞洲國家的經濟交往在過去幾年中,發生經濟沖突50%以上是因為國家與國家之間商事法律的不協調,商事法律的障礙已經成為影響亞洲國家發展的大問題,大家都希望商事法律協調,怎么來協調?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商法,民商合一的國家只有幾個。中國通過什么去影響東南亞國家?你制定一個東西人家看不懂,怎么走進去?另外法律上的競爭已經成為很熱門的問題,日本、韓國大量的法學家在東南亞灌輸公司法、商業法律,幫助這些國家修改公司法、商業法律,越南去年已經頒發了非常多的商業法律,包括商業投資法、融資法都出來了,他們在亞洲國家要到了話語權,我們怎么走向國際?制定出一個東西對中國有用,對國際有用,這需要我們思考。

  我們整個的企業朝哪個方向發展,企業的競爭力在哪里?現在全球企業的競爭力是科技、市場、人力資源。中國市場怎么變成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現在很重要的是人力資本的企業,現在企業是不是在風浪間能夠調控,這就涉及到勞動法。如果不修改的話,在東南亞國家沒有競爭力。我們出去跟別人談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中國在這方面的競爭力缺乏,特別是一個企業通過勞動法簽訂人以后,新的人要進來企業成本很大,這是很大的問題。如果我們的市場沒有競爭,人才沒有競爭,企業沒有活力,企業沒有活力怎么能對社會有貢獻,怎么養活工人。這是國際上的問題。我們工作的國際法規章如果不能適應國際競爭,我們就會弱。

  現在看來,中國要建造現代企業制度,要真正實現的話,我們說兩權分離,股東權是一塊,有限責任制是一種,還有就是治理結構的平衡。要實現這一點,中國要在整體法律上有所思考。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和個人責任不一樣的,比如債券的問題。如果消費者債券是絕對的、公平的,但是企業債券是相對的,老百姓買股票權利要得到保護,但是股東買股票不得到保護,因為股票買股票是商業行為,要有資格,虧得再多也沒有人賠你。我們要從公民意識走向企業意識,現在要提高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水平,只有管理治理水平提高了,相應的法律法規能夠完善了,這樣我們的企業才有真正的競爭力。謝謝大家!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