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2-18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接受巡視,啟動改革,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法學會機關自身建設展示新氣象
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全力支持、積極配合中央第十五巡視組專項巡視中國法學會黨組工作。這是2016年中國法學會的一件大事。巡視組通過聽取工作匯報、個別談話、問卷調查、基層調研等方式,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幫助我們梳理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以巡視為契機,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針對巡視組指出的問題、差距、薄弱環節以及初步反饋的整改要求,堅持即知即改、邊查邊改、主動整改,及時解決了一些問題,推進了各項工作。
按照中央關于群團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啟動中國法學會全面改革,這也是2016年中國法學會的一件大事。法學會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法學法律界廣泛關注,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熱切注目。按照中央要求,我們認真謀劃、積極穩妥推進改革工作,在深入調研、廣泛討論、充分醞釀、反復修改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中國法學會改革方案》。方案突出問題導向,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提升引領能力、增強工作實效、夯實基層基礎、擴大工作覆蓋、改進工作作風,著力推進組織體系、工作機制、運行方式創新。年前,《中國法學會改革方案》已經中政委同意,上報給中央深改辦。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認真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及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對照黨章、黨規,進行自查自糾,黨員干部素質得到明顯提升,思想政治、業務能力、紀律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在實踐中,我們的工作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是:
思想政治引領方面,對如何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研究不足,措施不夠有力,向法學法律工作者傳達中央精神內容相對不夠、方式方法有待改進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發展上下的力量還不夠,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全方位占領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陣地任重道遠;對法學領域網絡意識形態情況了解不多、投入不夠、處置問題的手段有限;黨建工作比較薄弱,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的抓手不牢靠。
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方面,作為法學法律界的群團組織,如何發揮好獨特的作用,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獻計獻策,還需深入研究;“頂天立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堅持深化;推動法學研究、法學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的制度機制建設有待加強;有些研究成果轉化成效不佳,有的論壇和研討會的報告理論聯系實際不夠緊,向有關部門報送對策建議的時效性較差。
聯系“兩界”方面,法學會所聯系的面還比較窄,重法學界輕法律界的現象仍然存在,聯系立法、執法、司法實務部門,服務法官、檢察官、律師、企業法務人員著力較少;研究會人員構成有待進一步優化,廣泛性和代表性有待增強,實務部門領導干部和剛從一線退下來的同志在研究會兼職的工作機制有待形成;在發展壯大會員隊伍,為會員提供優質服務等方面還缺乏更為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研究會服務管理方面,作為法學社團的業務主管單位,責任十分重大,但法律法規幾乎沒有賦予有效的管理手段,法定職責與法定權力不對等問題,比較突出;研究會黨建“兩個覆蓋”有待加強,特別是研究會黨組織建立之后如何開展黨的工作有待探索創新并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業務主管單位對研究會整體情況的調研、了解不深入,跟研究會成員所在單位及研究會主要依托單位的聯系溝通不夠,協調配合機制有待建立健全;研究會在解決法治建設的突出問題,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面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基層基礎建設和工作開展方面,縣級法學會組織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的建設、工作機制的形式、會員發展的條件等都要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不斷創新。目前,在全國2782個縣級行政區中,尚有近600個縣(市、區)未建立法學會,需要搞好調研、加強指導;地方各級法學會黨組建設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黨組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成效需要時間顯現;一些地方法學會職能定位不準,工作開展情況不夠理想、不夠活躍;一些地方法學會建設只是盯著機構、編制、經費等方面,“有為才有位”的群團工作發展理念有待進一步樹立。
中國法學會機關工作作風方面,《黨章》《黨規》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需進一步加強學習領會和提高認識,堅持從嚴從實從細抓落實力度還不夠;“四風”問題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特別是工作追求形式、不重實效,安于現狀、缺乏創新等表現與群團組織“四化”問題交織,有待在改革中進一步破除;有的干部擔當精神不足、能力不足、執行力有待提高,等等。
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責任擔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努力把法學會各項工作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