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4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賈宇教授
賈宇:尊敬的王樂泉會長、王偉中書記、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非常榮幸在這個單元能夠參與討論,并且讓我對前面六位領導專家的發言做一個評論,我稍微回顧一下他們的發言過程中給我印象深刻的內容。
張文顯會長對統籌推進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重大意義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實現統籌推進一體建設這樣三個大問題,進行了高度的理論概括和闡述。他指出,統籌推進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貢獻。他的概括,我認為非常有理論高度,而且非常嚴謹,以嚴謹的邏輯對我們研究的主題進行了科學的解讀,相信在座都跟我感受一樣,受益匪淺。
卓澤淵教授以他一貫的詩人氣質、詩話語言為我們解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法治內涵,長期執政,具體路徑就是制度治黨;重要方式,就是紀在法前,有力手段,就是依法反腐,從法治立場進行了論述。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的具像境界表達了對我國實現法治國家的期待,給予我們滿滿的正能量。
苗連營教授從憲法文本研究角度,論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和核心地位在憲法法治中的體現,進而探討了通過樹立憲法權威,完善法律體系,形成依規治黨,是中國共產黨在憲法中的執政核心地位得以保障和實現。苗教授的演講給我們的深刻印象,是站在憲法法律及其實施的立場來研究中國共產黨如何依法執政,依規治黨的問題,體現出一位憲法專家的專業視角。
胡建淼教授通過回顧歷史,指出法治的意義在于保護弱者和約束權力兩個方面。中國共產黨不同于以往的朝代和政黨,有著依法執政的自覺和能力,因而提出法治政黨的概念,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相提并論,與依法執政相對應,這是個全新的理論主張,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同時,胡建淼同志也談了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關系,特別強調了黨員既有義務也有權利的觀念,具有現實意義。
江必新同志作為中紀委常委,最高院副院長和杰出法學家,與我們分享了他關于黨內監督與制約的體制機制的深入思考研究,從加強黨內監督體系的建設到監督權本身的受監督,提出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雙重責任,構建切實有效的發現機制,高頻度的輪崗交流、正確制定和把握適度的張力等等,對黨內監督和制約體制機制創新的過程進行了回顧,總結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制度制約機制上的重大創新,也談了他的幾點體會。
最后戴焰軍教授作為黨建研究領域的專家,從黨的歷史發展的角度,討論了從革命時期,我們把法律問題政治化,到執政時期政治問題要法律化的轉變。同時指出,革命戰爭年代的思維和工作方法對于現在執政時期仍然存在持續的影響。他進而提出,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統籌推進有現實的必要性,并從他的專業領域分享了他的思考。
這是對上面六位專家發言的一些學習體會,跟大家的分享和回顧。也利用這個機會,就我們這個單元討論的話題談三點我個人的認識。
第一,我們研究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完全一致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已經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涵蓋五個子體系,除了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第五個體系就是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所以現在提出黨內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統籌推進,在總的概念上,是完全合乎邏輯的。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都處于社會主義法治規范的覆蓋之下,所以邏輯理論上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是相通的。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法律范圍內活動。依規治黨的出發點和歸宿必須是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是為了更好的領導和落實依法治國,堅持依規治黨也才能夠更好的依法治國。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可以相互促進。沒有法制觀念的黨員干部不可能嚴格依規辦事,也不可能是一個好的公民。
第三,我們講黨紀嚴于國法,才能更好規范執政黨的權力運行。我們對于黨紀嚴于國法,一定要有正確的認識。黨紀嚴于國法,是指黨紀對黨員干部的要求比國法的要求更高,而不是說黨紀可以代替國法,絕對不是黨規黨紀高于國法,更不是黨規黨紀可以替代國法,更不能允許以黨規黨紀的嚴厲處分來替代法律責任、法律處分。對違規的黨員,構成違法犯罪的,必須要由國法來加以懲罰。這是現階段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的話題。
我就講這么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