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4 來源: 責任編輯:xzw
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任建新
在昨日的中國法治論壇上,多位學術界“大咖”從統籌推進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重大意義,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關系,依規治黨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等方面,闡述了“統籌推進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這一論壇主題。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
制度治黨是從嚴治黨的具體路徑
四個方面體現“實踐創新”
“從強調注重黨內法規同國家法律的銜接和協調、共同發揮在治國理政中的互補性作用,到提出‘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是十八大之后我國政治生活和法治建設的又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敝袊▽W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文顯認為,“實踐創新”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深刻揭示出治黨與治國的內在聯系,治黨與治國相輔相成,依法執政與依規執政高度契合,缺一不可。堅持依規治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才能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才能為治國安邦奠定根本政治前提。這是對黨的執政規律、治國理政規律的新認識。
第二,深刻闡述了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的偉大而深遠的意義,不是簡單的政黨治理、國家治理,而是關乎我們黨能不能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歷史使命、能否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能不能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第三,深刻闡述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在于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在于制度治黨、依規治黨,在于推動黨的制度優勢與國家制度優勢相互轉化,形成治國理政合力和效能。
第四,充分展現出法治中國的鮮明特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與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社會一體建設,構成了法治中國的科學內涵和鮮明特征。
中央黨校政法部主任、教授卓澤淵:
制度治黨是從嚴治黨的具體路徑
如何從法治的視角論述“從嚴治黨”?中央黨校教授卓澤淵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是以執政黨身份與長期執政訴求作為立論基礎的。
而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路徑,就是制度治黨。卓澤淵說,制度治黨必須要完善黨內制度,創設制度前提;要執行黨內制度,提高執行能力;要遵守黨內制度,自覺遵守規矩。
此外,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式是,紀在法前,必須健全黨紀、平等守紀、嚴格執紀、法紀相隨。
卓澤淵表示,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手段是依法反腐。就如同習近平總書記所講,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教授胡建淼:
依規治黨是黨內治理法治化體現
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教授認為,依規治黨是黨內治理法治化的體現,是將法治思維應用于黨內管理的體現和結果。
他表示,中國的治理主體有共產黨、國家、政府、社會。在四個主體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沒有法治政黨,就不會有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沈國明:
依規治黨是依法治國前提
依規治黨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首先,依規治黨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沈國明認為,中國共產黨既是法律上的執政黨,又是政治上的領導黨,應當居安思危,有危機意識,始終重視黨的自身建設。
第二,依法治國是依規治黨的動力。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黨的一個目標。要建成法治國家,作為執政黨,必須機體健康,成為尊法、守法的模范;為了保證各項法律法規落到實處,保障公民、法人和社會組織合法權利得到實現,保障公權力受到制約,黨必須嚴格要求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第三,依法治國的各種努力會推動依規治黨。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狀況的改善,會進一步促進依規治黨;全社會法治意識強化,是依規治黨良好的社會條件,會倒逼依法執政水平的提高,也會倒逼黨更多關注自身隊伍存在的問題,促進黨的純潔性、戰斗力凝聚力的提高,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提高。
中央黨校政法部原主任、教授張恒山:
國法和黨規本質一致
張恒山表示,國法和黨規從本質上講是一致的。首先,國法和黨規的價值追求一致,都是禁惡揚善。其次,國法和黨規是各自組織群體成員共同意志的體現。此外,根據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闡釋,二者在作用上還有共同性,也就是“黨內法規既是管黨治黨的重要依據,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有力保障”。黨規還有制裁規定,并且有負責執行制裁的權威機構——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就這個意義上說,黨規有法的性質。
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肖金明:
統籌解決好“四觀”問題
依規治黨強調民主與法治
肖金明表示,民主是黨內治理的根本所在。我們要健全黨內民主制度,完善黨內民主體制機制,突出黨員在依規治黨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充分尊重和保障知情權、選舉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黨員民主權利,推進黨內治理民主化,在民主維度上為依規治黨奠定基礎。
此外,法治是黨內治理的基本方式。要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強化黨內法治思維方式,突出法治精神和原理對黨內治理的引領和規范作用,推進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中共中央辦公廳法規局副局長、教授宋功德:
要統籌解決好“四觀”問題
建設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要統籌解決好外觀、宏觀、中觀、微觀等“四觀”問題。
宋功德認為,外觀形態上,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一個涵蓋全面、主次分明的系統。
宏觀架構上,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由一縱一橫兩個“1+4”制度板塊交織而成??v向上的“1”就是黨章,居于制度金字塔頂端;“4”自上而下依次為黨中央制定的其他黨內法規制度、中央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制度、省級地方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制度、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黨委制定的有關黨內法規制度。
第三個“觀”是指中觀上,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由成千上萬的黨內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構成。
微觀條文上,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由高質量的黨內法規規范聚合而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曉燕:
形成高效的黨內法規制度實施體系
如何形成高效的黨內法規制度實施體系?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曉燕給出的答案是:
首先,應該建立健全黨內法規統一發布制度。其次,要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學習教育制度。張曉燕認為,在黨內進行黨內法規學習教育,使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增強遵守、執行黨內法規的意識。第三,盡快建立和完善黨內法規解釋制度。第四,要強化黨內法規制度執行督查。第五,要加強黨內法規備案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