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22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智慧檢務的認識論、方法論、實踐論初探
金鴻浩*
各位領導、專家: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于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金鴻浩,十分榮幸有機會來向大家匯報智慧檢務的發展。
一、背景
近年來,各行各業,特別是政法行業對于信息化的需求激增,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元素和政法工作不斷融合,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從中央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可見一斑。
今年7月貴州的全國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召開前,習近平總書記專門批示,“要遵循司法規律,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結合起來,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笨倳浀闹v話把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現代科技應用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今年6月9日中央政法委舉行百萬政法干警學習時,孟建柱書記脫稿發言,指出“伴隨著全球數字化,連接一切的時代將到來?!炀W’產生海量數據,對海量數據具有超級算力的‘天算’和具有超級智能控制的‘天智’,將使得未來世界更可知、更可測。這為我們提高政法工作前瞻性、預見性,實現更人性化的管理和更精確化的治理,提供了無限可能。”天網、天算、天智,為未來政法機關科技發展勾勒出一個全新藍圖。
在中央精神和國家有關規定的指導下,全國政法機關相繼提出智慧警務、智慧檢務、智慧法院、智慧司法的概念。在推進智慧政法實踐過程中,各部門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差異,但總體而言面臨的問題是相似的。以智慧檢務為例,一個問題是“什么是智慧檢務?”另一個問題是“怎么樣建設智慧檢務”?接下來我簡要的向大家匯報一下的我的思考。
二、問題一:什么是智慧檢務?
在論文中我們實際上梳理了智慧檢務的三個認識來源,來源一是中央精神,來源二是歷史演化、來源三是理論和規劃。論文中我們換了一個說法,即強調智慧檢務認識論的大局觀念、歷史觀念、發展觀念,實質上是一個意思。
我想用三句話來展開談談我個人對智慧檢務的粗淺認識:
第一,智慧檢務的內涵是與時俱進、動態發展的。 去年底我們做了一項工作,對檢察信息化的歷史進行了梳理,最后發表了《智慧檢務的演化與變遷: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一文。我們將智慧檢務演化經歷了檢察辦公自動化(1990-1999)、檢察機關網絡化(2000-2008)、檢察業務信息化(2009-2014)、檢察工作智慧化(2015至今)四個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任務和里程碑事件。1.0版的數字檢務主要任務是購置計算機設備,2.0版的網絡檢務主要任務是建設檢察專線網、局域網、視頻會議網,3.0版的信息檢務主要任務是建設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案件信息公開系統;4.0版的智慧檢務主要任務是實現檢察工作的全面智慧化。2015年,當時我們開展了首次全國科技強檢示范院評選活動。這些示范院之所以先進,主要是基礎網絡好、信息化應用好、管理制度好,但是如果我們拿現在4.0版的眼光,沒有大數據、人工智能元素,那就是落伍的。時代在變,智慧的標準也在變,我們不敢說要超前時代、引領時代,但是我們行業的科技水平只要與時俱進,處于時代的潮頭我覺得就是智慧的。
第二,智慧檢務的實質是基于技術,服務履職的。 最高人民檢察院曹建明檢察長2015年在全國檢察機關電子檢務工程推進會上明確提出,智慧檢務是基于信息技術而創立的新型檢察工作模式,事關法律監督工作成效,事關檢察事業長遠發展。其實已經把技術、模式、職能的關系講的非常透徹了,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支撐現代化的檢察工作模式,現代化的檢察工作模式更好地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三者是遞進的,科技是基礎手段,工作模式是外在表現形式,法律監督職能是核心目的。
第三,智慧檢務的來源是頂層設計和基層首創相結合的。 頂層設計和基層首創的作用是不同的,頂層設計因為站位高、掌握全局情況、擁有政策制定權,主要作用在于前期的理念創新、中期的政策支持和后期的全國推廣。比如智慧檢務這個詞匯就是曹建明檢察長2015年首次提出的?;鶎邮讋撌且驗榻^大多數案件在基層,絕大多數檢察干警在基層,絕大多數業務需求在基層,因此基層對智慧檢務的認識雖然可能是不全面的、碎片式的,但是是最鮮活的、最有原創性的。沒有基層反復實踐、不同地域、不同層級的實踐,是不可能貿然進行頂層設計的,因為頂層設計一出來,那么智慧檢務的理念就要統一、政策就要統一、甚至部分產品也要統一。
三、問題二:如何推進智慧檢務?
智慧檢務是一個系統工程,2015年以來,最高人民檢察院一直在推進智慧檢務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工程體系建設方面在做不懈的努力。
第一,在智慧檢務理論體系建設方面,我們力爭在今年基本成型。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因此需求理念先行、理論先行。這些年我們創辦了《檢察技術與信息化》刊物、積極推進兩高一部課題和高檢院課題支持,舉辦了首屆科技強檢征文大賽,出版了第一步檢察信息化專著《智慧檢務初論》,理論的成熟度在不斷提升。今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將召開一次全國性專門會議,將正式提出智慧檢務4.0的頂層設計概念,智慧檢務4.0的四梁八柱,“四梁”即智慧檢務的全業務智慧辦案、全要素智慧管理、全方位智慧服、全領域智慧支撐四個領域。“八柱”則是基于電子檢務工程建設的司法辦案平臺、檢察辦公平臺、隊伍管理平臺、檢務保障平臺、檢察決策支持平臺、檢務公開和服務平臺以及聯合創新平臺、安全運維平臺作為基礎。
第二,在智慧檢務制度體系建設方面,我們力爭在今年底明年初基本成型。 主要包括四個層面。第一層面是宏觀戰略層面 ,我們將繼200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在大中城市加快科技強檢步伐的決定》的17后,下發第二個院發文,《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深化智慧檢務的意見》,具體名稱待定,正在積極編寫過程中?!爸腔蹌摍z”是對“科技強檢”的升華和深化,是未來檢察機關科技發展的新戰略。第二層面是中期規劃層面 ,即五年規劃,2016年我們制定了《”十三五“時期科技強檢規劃綱要》,提出了“智慧、融合、創新”的新思想和“感、傳、知、用、管”的新要求(即檢察信息感知體系,多網傳輸交換體系,智能知識服務體系,智能應用體系,智能管理體系)。第三層面是技術指南層面 ,今年5月份我們印發了《檢察大數據行動指南(2017-2020年)》,提出“一中心、四體系”的具體任務(即建設國家檢察大數據中心、檢察大數據應用體系、管理體系、標準體系、科技支撐體系),現在正在編寫《檢察人工智能試點創新指南(2017-2020年)》。第四層面是項目方案層面 ,大的項目比如《電子檢務工程初步設計方案》,小一點的項目如《全國檢察機關智能語音云平臺建設指導方案》等,以項目形式負責規劃的落地。
第三,在智慧檢務應用體系方面,我們力爭通過 3-5 年周期完成初步培育和孵化。 智慧檢務應用體系的建立是一個檢察工作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我們大家都知道,現代科技正在面臨著一個從IT時代(信息技術驅動)、走向DT時代(數據技術驅動)、最終邁向AI時代(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技術革命。在IT時代,經過過去十余年的培育,特別是人民檢察院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的建設,檢察工作和傳統的信息技術融合的業務需求、功能需求、技術需求基本清晰,產品也逐步完善,經過多年的迭代已經基本滿足案件管理、統計需求。在DT時代,檢察工作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融合正在推進,已經有一些初步產品可供使用,例如北京“檢立方”、浙江“浙檢云圖”、山東的檢察大數據應用平臺等。而在AI時代,“人工智能+檢察工作”應用剛剛開始,貴州、上海等地智能輔助辦案系統、浙江基于智能語音技術的智慧公訴、江蘇檢察院的案管機器人等,帶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元素,但是離真正的人工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了推動檢察人工智能應用,今年8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即將聯合中國人民大學、航天科工集團等成立智慧檢務創新研究院,通過提供檢察工作需求、提供檢察應用場景、整合檢察數據資源、增強聯合攻關力量、保障技術孵化環境等一系列措施,來縮短檢察人工智能技術的培育孵化周期,逐步實現法律監督體系和監督能力的智能化。
歡迎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中央黨校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