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第十一屆中國法學家論壇 》專題報道 》論壇演講
馬懷德:民法典編纂與行政法

時間:2016-08-24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

? ? ?本來這是一個司法的盛會、民法的盛會,我們搞公法的應該是打醬油的,但是看到現在公布的民法總則186條中涉及行政或者涉及行政職能的條款大概有20條,占了10%,又考慮到實踐中的案件處理也占到整個行政案件的相當比例,尤其是剛才聽了憲忠講到的民法總則或者民法典不應該規定憲法、行政法的條款,我覺得有感而發,談一點意見和建議??偟南敕?,民法典不僅不能不規定行政法的條款,而且還要多規定。

  我們常說立法中不能塞私貨,但是在民法典的制定中真要塞一點公法的私貨。理由是什么?現在處于公法、司法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剛才我看到186條的民法總則的條款中有20多條主要都是涉及到行政職能,比如說監護人的指定,監護關系的解除,限制行為能力人恢復行為能力等等,還有法人的登記,個體工商戶的登記,包括公司的登記。這些條款都跟行政機關發揮行政職能是有關系的,我提三條立法上不成熟的建議。

  一、一個補充,或者叫擴容。民法總則中有誠實信用條款,這是作為一個基本原則規定的,實際上過去的民法通則中,它是跟自愿、平等那些條款規定在一起的,現在是單獨作為一條規定了城市信用原則,但是這個原則到底包不包含政府的行為,這個實際上是不清楚的,所以我提一個建議,希望在這一條的第三款規定一條,民事主體因為政府行為所獲得的合法信賴利益應該受到法律保護,原因是什么呢?因為現在我們行政法沒有通則,或者行政法法典這一類的法律,關于合法信賴力保護的條款,實際上找不到明確的法律依據,如果有的話只能算行政許可法,第八條有這么一條類似的規定,但是僅限于行政許可行為,如果涉及到其他行政行為,包括行政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如果是行政機關實施其他行政行為侵害了相對人信貸利益是不是受到法律的保護?如何保護?確實找不到法律依據,在實踐中逼迫著很多人采用2004年公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有一條作為依據來處理一些具體的案件,是不是能夠在民法總則中增加這一條規定?

  二、一條規定,無論是個體工商戶的登記還是法人的登記,都是一個政府行為,就像物權登記一樣,盡管民法學者認為這不是一個政府職能,但實際上在中國它就是一項政府職能,這個政府職能是分散等級的,這次把法人分為盈利性法人和非盈利性法人,非盈利法人,盈利性法人作為企業工商登記,非盈利法人,包括事業法人、社團法人、捐助法人都是另外一套體系或者幾套體系在履行登記職能,多重等級,或者多個主體分散登記是不利于簡政放權,也不符合簡政放權的要求,所以現在在工商登記領域里主張五證合一,但是并沒有包括社團登記和事業法人登記和捐助法人登記,是不是在民法總則中明確規定,所有的法人登記包括個體工商戶的登記,都應該盡可能統一,由統一部門實施登記,比如統一交給工商機關進行登記,這也不是做不到的,因為現在事業登記,包括法人代碼,或者其他的社團登記都是分散在不同部門的,所以提這樣一個建議。

  三、一個保留,民法通則121條規定了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執行職務造成公民法人損害的,國家承擔民事責任,后來制定了國家賠償法,有人認為這一條可以不適用了,所以說現在實踐中是很少適用這一條的,但是我認為,國家賠償法的確是一個特別法,這個特別法只解決了特定的法定事項的賠償問題,但是沒有解決兜底的問題,也就是如果發生了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行為,造成了相對人的損害,又不在國家賠償范圍內的,國家要不要承擔民事責任,我認為有必要保留這個條款,民法通則121條應該體現在民法總則的草案中。

  以上是我的三點建議。謝謝大家。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