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第十一屆中國法學家論壇 》專題報道 》新聞報道
【中國法院網】杜萬華出席第十一屆中國法學家論壇 對民法典編纂提四點建議

時間:2016-08-24   來源:  責任編輯:xzw

  中國法院網訊 (謝勇) 8月24日,中國法學會第十一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在北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出席論壇并致辭,對民法典編纂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建議加強民法典編纂的時代特色。民法典應當吸收中國幾千年來的優秀法律文化成果,特別要體現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要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五大發展”理念?;谖覈壳凹扔修r業社會、工業社會特征,也有后工業化社會、信息化社會特征的國情,建議編纂民法典既要重視對傳統民事權利的保護,又要反映“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民事權利和我國人權事業在民事權利保護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力爭編纂一部21世紀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民法典。

  二是建議以民事法律關系理論為核心構建民法總則體系。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綱領和靈魂,應當具備統領民法分則及民事單行法的完整科學的邏輯體系。建議以法律關系理論為核心來構建民法總則的體系,依照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及內容為主線來設計民法總則的體系框架。除民法基本原則外,民法總則應重點規定民事主體,民事權利客體,民事權利、義務及責任,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民事法律事實等內容。

  三是建議民法總則立法與民法分則編纂統籌考慮。要重視對民法總則和分則的通盤考慮和整體規劃,協調好二者關系。民事法規可以分為基本原則、一般規則、具體規則三個部分。民法總則主要是關于民事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則的法律規范。民法分則和民事單行法律主要是關于民事具體規則的規定,不能與民法總則相沖突。建議民法典編纂的體系為:總則,分則。其中分則各編包括人格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親屬、繼承、侵權、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八編。人格權是民事主體最基本的民事權利,是人權在民法中的具體化,具有獨立地位。在民法典中規定人格權,是落實保障人權憲法原則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需要。民法典編纂應回應社會關切,對自然人生命權、健康權、個人信息權等具體人格權和一般人格權,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名稱權、榮譽權等具體人格權,以及死者人格利益等予以保護。民法典編纂還應積極響應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回應建設創新型、開放型社會的需求,重視知識產權、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在民法典中的重要地位。

  四是建議在民法典中規定農村集體組織法律地位及其成員資格。我國70%左右的人口擁有農村戶籍,是農村集體組織成員。民法總則應當明確農村集體組織的民事主體資格,解決農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問題。農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的享有,可以考慮以在農村集體組織所在地形成較為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并擁有依法登記的常住戶口等為基本依據,同時對外嫁女等特殊情形作出特別規定。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