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18 來源: 責任編輯:xzw
謝謝付老師!非常感謝大會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夠匯報一下我的學習體會,也非常歡迎和感謝各位老師、各位青年朋友們能夠不遠百里、千里來到國家檢察官學院!也歡迎大家以后經常來我們這里,歡迎關心、關注、支持我們的工作!
今天大會給我安排的任務是對林竹靜主任的文章談一下學習體會。林竹靜主任是我們檢察系統的青年才俊,他這次向大會提交的論文是一個在今天會議看來有點傳統的題目“網絡反腐法治化的路徑規劃”。針對這樣一個題目,包括從他剛才介紹的一些觀點,可以看到林主任對這個問題做了很深刻的思考,對于他的文章我談幾點體會,有幾個印象。
印象1,這個題目涉及了好幾個關鍵詞,看起來這是很傳統的問題,實際上至少涉及“反腐”、“網絡治理”、“法治化”這幾個概念。這三個概念的每一個概念展開都有非常深刻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思考。在這樣一個題目之下,首先林主任貢獻給我們大家的是一個非常具有開放性,也非常具有現實性,同時也是非常深刻的一個話題。
印象2,林主任文章立足于實踐,他本人是有著豐富檢察工作經驗的優秀檢察官,有偵查工作經驗,有非常豐厚的理論研究成果,他的文件問題意識非常突出。這個基礎上,對于現實網絡反腐現象的一些樣態,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給司法工作帶來的挑戰,給公民人身權利、給我們正常生活秩序所帶來的挑戰做了一些梳理和反思?;谶@樣一個立場,他對于網絡反腐法治化整體思考是非常具有現實性的,所提出的一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去關注。
印象3,他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思考框架。這個框架的核心有兩點:關注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方面在國家法治化、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的結構關系,以及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之間的制度建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貢獻。在這樣一個框架之下,林主任文章提出很多有建設性、非常好的觀點,包括提出網絡反腐的法治化有助于實現以國家治理為主轉向社會治理相融合的轉向。最近剛剛學張文顯老師的文章。張老師講到良法善治,講到公共治理,由于公共治理的提出,使得“國家管理概念”被“國家治理”概念取代。在林主任文章里提出轉向國家治理相融合,跟國家大的趨勢、戰略相融合;怎么樣尊重或重視網絡反腐平臺對于推進現實社會當中政府和社會、公民之間協作所能夠起到的示范或模式化的作用,提出了他的觀點;針對這篇文章的規劃,提出了“三步走”觀點。體現了非常好的良法善治中“善治”部分的思考。
感覺到林主任這篇文章是很有意義的思考成果,但同時我也感覺到這個文章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我本人也提出覺得應該進一步思考的有幾個問題,向林主任請教:問題1,當我們談到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的國家結構從過去的國家和個人二元結構向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元結構互動發展過程當中,這樣一個社會結構現實的變化是如何在網絡世界里折射出來的?在網絡世界里怎么樣推進這樣一種結構健康、理性的協調發展?特別是當網絡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的時候,更加加劇了社會力量的形成和突出作用。
問題2,網絡反腐這個概念在多大意義上、在什么樣范圍上,跟現實的反腐是相對的?網絡反腐的法治化所規范的對象到底是什么?跟現實社會當中反腐的法治化是否能夠對應?現實社會的反腐“運動式”跟網絡反腐非理性、突發性、偶然性的一些現象是否完全對應的?
問題3,在現實中談法治化時,會講到法治的發展受制于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甚至傳統等因素的制約,在網絡反腐法治化過程中,在網絡治理法治化過程中,是否也存在相應的?我們如何確定在網絡世界里實現法治化所需要的、關注的一些因素?怎么樣看待網絡世界里面結構化的問題?
這些都是林主任的文章帶給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偟母杏X,這樣一篇文章使得我們在實體世界和互聯網世界的結合方面,尤其通過反腐這樣一個話題,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非常近的,比大家說到技術視角的鏈接更實際的一個渠道和窗口,這也是更加關系到現實國家治理很突出的問題。我學習的體會大致就是這樣,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