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第十一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 》專題報道 》報告與點評
林竹靜:網絡反腐法治化的路徑規劃

時間:2016-11-19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網絡反腐法治化的路徑規劃

?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非常感謝論壇組委會給我這次寶貴的發言機會,我匯報的題目是《網絡反腐法治化的路徑規劃——從“國家治理”的層面展開》,匯報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寫作本文的選題緣由。近年,互聯網已廣泛滲透進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網絡具有公開、透明、快捷的特性,舉報人發現通過網絡舉報來反腐敗,要比傳統舉報、信訪反腐成本更小、效率更高,網絡反腐案(事)件數量呈井噴式發展。但不容忽視的是,網絡反腐同樣是“雙刃劍”,如不加規范,網絡本身具有的負面效應將嚴重影響反腐效果,尤其是一些低俗化、娛樂化的網絡反腐容易形成集體性的非理性力量,導致“誤傷”甚至侵權違法行為的發生。

  我注意到,網絡反腐當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現行法律在網絡監督主體、客體自身的合法性及監督手段等方面尚缺乏必要法律依據。網民動輒發動“人肉搜索”上演“網絡暴力”,甚至引發大規模群體性治安事件,網絡反腐亟待制度化、規范化。二是目前的網絡反腐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偶然性和片面性,容易形成運動式反腐,且實際上相當多數的網絡舉報反腐實際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三是由于政府相關部門網絡輿情反應速度滯后,網絡信息的公開化使舉報信息過早暴露,使被舉報人有機會采取銷毀證據、轉移財產等手段逃避調查等問題尚未妥善解決。概言之,網絡反腐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及其自身存在的亟待完善問題,是本文研究展開的基點。

  二.網絡反腐法治化的基本觀點。我認為:1.從國家治理角度出發,要完成國家治理腐敗體系的現代化,傳統的反腐敗模式必須實現兩個轉型。一是腐敗治理方式的轉變,要從運動式反腐轉向法治式反腐,將腐敗治理納入法治的框架。二是腐敗治理主體的轉變,要從以政府治理為主轉向社會治理融合,提倡社會組織、公共團體、公民個人共同參與反腐敗工作。當前的網絡反腐在實現“以政府治理為主轉向社會治理融合”方面的作用無可替代。

  2.網絡反腐法治化的核心特征與價值:一是反腐主體上的多元整合。吸納在網絡空間“單打獨斗”的反腐自發力量,使其成為國家主導下的腐敗治理主體,有助于反腐政策在公共性不斷增強的治理環境中獲得社會公眾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情感認同。二是反腐手段上的官民互動。治理是一種基于公共對話、商議和協調的持續互動過程。網絡能夠有效吸納民意表達,整合民眾智慧,形成良性互動的社會民主環境,對執政、施政行為產生無所不在的監督和約束,在內部減少了腐敗發生的可能性。同時也能為政府和民眾提供一個即時對話平臺,使政府能夠更為清晰、全面、真實的了解和掌握涉貪涉腐信息和民眾反腐訴求,使反腐敗工作能夠有的放矢,更加高效的進行。3.網絡反腐法治化的價值與意義。一是有利于發動民眾參與反腐。二是有益于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恪守規范。三是有助于法治國家、透明政府的建設。

  三.網絡反腐法治化的路徑規劃及創新設想。我認為,我國的國家治理模式已經從以往的政府全面管制邁入如今的政府、社會和公民合作互補的現代國家治理模式。作為國家治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亟需通過網絡反腐的法治化建設改進腐敗治理工作,激發民間社會反腐熱情,有序引導公民參與反腐,提升預防與懲治腐敗工作的實效。規范網絡反腐法治化可通過以下“三步走”實現。

  1.初步:規范網絡舉報。一是推進互聯網行為立法管理,保障公民的隱私權、名譽權等人身權利不受網絡侵權行為的侵害。二是建立科學有效的疏導機制,引導(而非強制)廣大網民到相關的紀檢監察網站舉報和留言反腐,避免信息泄露給腐敗分子造成可乘之機。三是建立不良網絡反腐追責制度等。

  2.進階:深化合作反腐。構建包括檢察機關、紀檢監察等專門反腐機構、非政府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在內的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官民合作腐敗治理模式。具體方式路徑:一是檢察機關與紀檢監察機關面向社會主動建立社會信息采集通道。二是借助微信、微博、論壇等各種主流網絡應用形式,完善網絡舉報信息的主動采集與有效回應機制,形成疏密相間的社會監督體系。三是重視與國內知名網站的信息技術合作,完善網絡舉報信息收集、反饋與管理技術平臺。

  3.愿景:構建防(治)腐體系。本文認為:就腐敗治理而言,網絡的作用不僅止于對“已然”腐敗的披露和曝光,其更大的作用還在于對“未然”腐敗的遏止與根治,要實現網絡的預防腐敗功能,構建“懲防并重,以防為主”的網絡反腐系統。對于網絡反腐來說,這一系統的“治本”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是有助于增強政府信息透明度,降低腐敗發生概率。二是有助于制約政府權力濫用,遏制腐敗滋生。以上是我的匯報內容,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

  專家點評:徐鶴喃

  謝謝付老師!非常感謝大會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夠匯報一下我的學習體會,也非常歡迎和感謝各位老師、各位青年朋友們能夠不遠百里、千里來到國家檢察官學院!也歡迎大家以后經常來我們這里,歡迎關心、關注、支持我們的工作!

  今天大會給我安排的任務是對林竹靜主任的文章談一下學習體會。林竹靜主任是我們檢察系統的青年才俊,他這次向大會提交的論文是一個在今天會議看來有點傳統的題目“網絡反腐法治化的路徑規劃”。針對這樣一個題目,包括從他剛才介紹的一些觀點,可以看到林主任對這個問題做了很深刻的思考,對于他的文章我談幾點體會,有幾個印象。

  印象1,這個題目涉及了好幾個關鍵詞,看起來這是很傳統的問題,實際上至少涉及“反腐”、“網絡治理”、“法治化”這幾個概念。這三個概念的每一個概念展開都有非常深刻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思考。在這樣一個題目之下,首先林主任貢獻給我們大家的是一個非常具有開放性,也非常具有現實性,同時也是非常深刻的一個話題。

  印象2,林主任文章立足于實踐,他本人是有著豐富檢察工作經驗的優秀檢察官,有偵查工作經驗,有非常豐厚的理論研究成果,他的文件問題意識非常突出。這個基礎上,對于現實網絡反腐現象的一些樣態,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給司法工作帶來的挑戰,給公民人身權利、給我們正常生活秩序所帶來的挑戰做了一些梳理和反思?;谶@樣一個立場,他對于網絡反腐法治化整體思考是非常具有現實性的,所提出的一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去關注。

  印象3,他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思考框架。這個框架的核心有兩點:關注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方面在國家法治化、國家治理現代化過程中的結構關系,以及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之間的制度建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貢獻。在這樣一個框架之下,林主任文章提出很多有建設性、非常好的觀點,包括提出網絡反腐的法治化有助于實現以國家治理為主轉向社會治理相融合的轉向。最近剛剛學張文顯老師的文章。張老師講到良法善治,講到公共治理,由于公共治理的提出,使得“國家管理概念”被“國家治理”概念取代。在林主任文章里提出轉向國家治理相融合,跟國家大的趨勢、戰略相融合;怎么樣尊重或重視網絡反腐平臺對于推進現實社會當中政府和社會、公民之間協作所能夠起到的示范或模式化的作用,提出了他的觀點;針對這篇文章的規劃,提出了“三步走”觀點。體現了非常好的良法善治中“善治”部分的思考。

  感覺到林主任這篇文章是很有意義的思考成果,但同時我也感覺到這個文章給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我本人也提出覺得應該進一步思考的有幾個問題,向林主任請教:問題1,當我們談到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的國家結構從過去的國家和個人二元結構向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元結構互動發展過程當中,這樣一個社會結構現實的變化是如何在網絡世界里折射出來的?在網絡世界里怎么樣推進這樣一種結構健康、理性的協調發展?特別是當網絡已經成為基礎設施的時候,更加加劇了社會力量的形成和突出作用。

  問題2,網絡反腐這個概念在多大意義上、在什么樣范圍上,跟現實的反腐是相對的?網絡反腐的法治化所規范的對象到底是什么?跟現實社會當中反腐的法治化是否能夠對應?現實社會的反腐“運動式”跟網絡反腐非理性、突發性、偶然性的一些現象是否完全對應的?

  問題3,在現實中談法治化時,會講到法治的發展受制于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甚至傳統等因素的制約,在網絡反腐法治化過程中,在網絡治理法治化過程中,是否也存在相應的?我們如何確定在網絡世界里實現法治化所需要的、關注的一些因素?怎么樣看待網絡世界里面結構化的問題?

  這些都是林主任的文章帶給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偟母杏X,這樣一篇文章使得我們在實體世界和互聯網世界的結合方面,尤其通過反腐這樣一個話題,給我們展現了一個非常近的,比大家說到技術視角的鏈接更實際的一個渠道和窗口,這也是更加關系到現實國家治理很突出的問題。我學習的體會大致就是這樣,感謝大家!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