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1-18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肖振猛 貴州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
尊敬的王樂泉會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大家上午好!
? ? 我向大家匯報一下貴州省人民檢察院在“互聯網+”時代,在貴州檢察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探索。貴州檢察機關的做法和探索十分榮幸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曹建明檢察長、李如林副檢察長蒞臨貴州親自指導和親切關懷。我今天匯報的內容是貴州省檢察院檢察長同意。
貴州是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全省上下乘勢而為,在數據集聚、數據運用、數據引領上搶先機、占高地,譜寫了“云上貴州”精彩樂章。貴州省檢察機關搶抓機遇,堅持把以司法改革為核心的體制創新和以大數據運用為核心的科技創新作為“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大力建設貴州檢察“數據大腦”,把大數據充分運用到服務決策、服務辦案、服務群眾各個工作環節,努力提升檢察監督公信力。
一、認真落實大數據戰略行動,努力提升檢察管理決策精準性。數據是未來的能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大數據是工業社會的‘自由’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辟F州省檢察機關堅持以司法公正為中心,積極將大數據與檢察工作相結合,努力提升檢察管理決策精準性。
(一)依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實現辦案信息大數據聚集。2013年,貴州省檢察機關嚴格全面使用最高檢研發的全國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三年來,貴州全省檢察機關三級檢察院100個單位通過案件全程網上辦理,實現了對辦案流程進行全監控。在流程監控中重點突出對強制措施、訴訟權利保障、涉案財物處理、辦案期限等環節的監控,有效提示承辦檢察官審理時限和審查重點,便于及時監督、提醒、督促,解決了過去監督的弱點和盲點,杜絕了超時辦案。截止10月底,全省檢察機關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中網上受理各類案件325260件,其中要求補送更正不符合受理條件案件5350件。為充分挖掘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積累的數據資源,貴州省檢察機關從辦案強度、辦案質量、辦案效率、辦案效果、辦案規范等5個維度以及600多項具體指標,立體構建了貴州司法辦案“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為“第三只眼”全天候監督效能,使司法公正、檢察監督由“紙上的條文”變為“執行中的現實”。全省檢察機關通過該系統開展網上案件質量評查工作,建立“一案一評查,一人一檔案”的新型常態化質量評查機制,實現了“案件辦理全程留痕、程序缺失自動預警、違規辦案無法流轉”。截至今年10月底,在評查的93559件案件中,發現和糾正實體性瑕疵30余個,程序性瑕疵140338個。
(二)運用大數據手段,實現偵查活動監督即時性。貴州檢察機關按照最高檢強化法律監督職能、增強法律監督實效的部署要求,在開展偵查活動監督工作中運用大數據手段,力求對偵查活動監督的即時性。今年,我省上線運行了偵查活動監督平臺,將對偵查機關20種偵查活動行為的監督分解成立案、回避、拘傳、搜查等25個方面110多個監督點,為偵查活動監督提供了精準指引。該平臺要求把填報監督項列為偵查終結的必經步驟,并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同步審查、同步監督。截止10月底,全省檢察機關通過該平臺對偵查機關的立案、回避、拘留、鑒定等16個方面76個監督點進行了監督,監督糾正違法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7.08%,其中糾正漏捕同比上升94%,受理非法證據調查上升400%。
(三)強化大數據互聯互通,努力推動數據共享。中央政法委孟建柱書記指出:“如果說數據是土壤中的水分,那么,開放數據就會形成土壤中流淌的‘河流’。就像流淌的河流孕育了傳統的城市文明那樣,開放的數據將快速孕育新的智能文明?!辟F州省檢察機關在最高檢和省委的總體部署下,建設了貴州檢察數據綜合交換平臺,實現了與偵查機關、審判機關、執行機關之間的案件網上移送和信息共享,初步實現條數據向塊數據的轉化、融合。截止今年10月底,全省檢察機關將公安機關移送的48962案件全部實現了數字化轉化,形成電子卷宗119299卷;同時通過交換平臺向法院網上移送案件7353件,法律文書24336份,電子卷宗1093658頁,與司法機關網上交換社區矯正人員信息22960條,交換和推送服刑人員基礎信息70882余條,獲取減刑案件信息1990多條,假釋案件信息200多條。另外,全省檢察機關與全省法院科技法庭、23所監獄實現了視頻聯網,目前正積極拓展遠程視頻出庭、遠程公訴支持、遠程監區視頻巡檢等各類視訊應用。
二、認真推動大數據服務群眾,努力提升檢察工作開放性。高檢院曹建明檢察長指出:“要積極探索‘互聯網+檢察’工作模式,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司法辦案、檢察管理、檢務公開、便民服務等質量和效率,推動檢察工作創新發展?!?貴州省檢察機關積極探索“互聯網+檢察”工作新模式,于2015年7月建成開通了“貴州檢察12309網上網下一體化服務平臺”(以下簡稱“12309服務平臺”),實現全省檢察機關為民辦事一體化服務,努力提升檢察工作開放性。
(一)立足司法便民,創新為民服務新方法。我省檢察機關將各個檢察職能窗口統一整合為檢察宣傳、檢務公開、檢察服務、檢察監督四大業務板塊,采用省級建設、三級共用的方式,將人民群眾向全省三級100家檢察院反映的訴求,由省院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統一回復,為人民群眾提供微博、微信、App客戶端、互聯網站、電子郵件、短信、12309電話等七種服務途徑,方便群眾。2015年,貴州省委政法委委托統計部門民意調查數據顯示人民群眾對貴州檢察工作的滿意率達到98.12%,為歷年最高。截止今年10月底,平臺網站訪問量突破77萬次,微信關注度36000余人,App客戶端下載量41175件次,辦理各類群眾訴求2420余件。
(二)立足司法親民,提升為民服務新水平。12309服務平臺實行任務工單管理制度,對工單超期未辦理的,追究辦理部門及相關人員責任,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如律師到檢察機關辦理相關業務,現在只需事先將材料和所辦業務提交12309服務平臺,在預約時間即可辦理完畢預約事項。截止今年10月底,12309服務平臺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詢116085件次。
三、認真探索大數據深度運用,努力提升司法辦案科學性。高檢院曹建明檢察長要求:“積極推動大數據等科技變革與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度融合?!辟F州省檢察機關緊緊抓住先行先試優勢,積極探索大數據與檢察執法辦案結合點,努力提升司法辦案科學性。
(一)堅持信息引導,開啟“智慧偵查”新模式。2014年,貴州省檢察院投資3500多萬元建設全省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信息系統,實現與省公安廳、省工商局、省建設廳等行政部門,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以及工行、農行、中行等金融行業,水、電、燃氣等企業的信息聯網和數據交換,廣泛收集了人口、工商、重點工程信息等3500萬余條基礎數據,為職務犯罪偵查提供大數據支持。系統上線以來,初查摸底成本從原來的1萬元左右下降到不足3000元,摸底時間從原來的1個月縮短至3天,為快速、精準打擊職務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初步實現由人力型偵查向科技型“智偵”轉變。
(二)利用大數據進行個案分析,建立司法辦案“質量樹”。今年8月,貴州檢察機關對近兩年來辦理的14100件故意傷害案件進行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比對,發現其中存在要素偏離的案件2332件,存在量刑偏離的案件2395件,存在證據風險的案件674件。通過類案大數據分析與個案偏離度分析,對偏離度過大的案件及時啟動評查機制、分析原因,為建立檢察官考核提供可參考的案件數據分析和評查依據。
(三)堅持數據引領,推動運用創新。為探索大數據和司法辦案的有效互動,貴州省檢察機關緊緊圍繞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運用“機器學習實體識別”、“案件數學建模”等技術,積極創建大數據司法辦案輔助系統和案件智能研判系統,按照先“人腦”判斷后“電腦”識別的思路,將不同階段閱卷審查過程的關鍵信息進行數字化識別和記錄,建立“犯罪事實——證據材料——建議意見”對應關系圖,力求利用大數據解決好案多人少、標準不一、司法任意性等問題。
一是建立司法辦案輔助系統。通過繪制“犯罪構成要件”統一標準,區分認罪案件和不認罪案件等不同情況進行繁簡分流;通過智能識別案件必要要素,按照審查指引制作網上閱卷審查筆錄,將證據要求嵌入辦案流程,對犯罪構成要件要“齊備”、社會危險性說明要“附有”、提起公訴量刑建議計算要“具體”、不起訴法定依據要“具有”、提請提出抗訴說理要“成立”等進行數字化管理和監控,提供案件類案推送、風險評估和法條推送等輔助功能,真正把檢察官從制作紙上閱卷筆錄的繁瑣、重復書寫中解放出來,切實解決案多人少的突出矛盾。
二是建立案件智能研判系統。主要是通過建立案件“認罪——量刑標準”、“不認罪——證據證明”等數學模型,對案件風險、構成要件、證據材料、逮捕必要、量刑計算等進行全程數字“畫像”、關聯分析和偏離度分析,實現對同一案件中的不同犯罪主體和犯罪事實的多個證據材料的關聯比對,以及個案與類案的關聯比對,既幫助承辦人對證據材料進行準確甄別,為辦案提供指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辟F州檢察機關將始終堅持大數據思維,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深入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早日實現貴州智慧檢察目標。我的匯報完畢,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