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頁 》第十一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 》專題報道 》主旨演講
蔡立東:互聯網+司法變革:智慧法院建設

時間:2016-11-18   來源:  責任編輯:elite

蔡立東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

尊敬的樂泉會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

? ? 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向大家匯報一下參與智慧法院建設,特別是吉林電子法院建設收獲的一些心得。建設“智慧法院”,就是通過推進法院信息化建設的轉型升級,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的現代化。具體言之,就是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支持透明便民的公眾服務、公正高效的審判執行、全面科學的司法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指出“司法改革和信息化建設是人民司法事業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秶倚畔⒒l展戰略綱要》將“智慧法院”建設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體系。

  一、“智慧法院”的比較優勢

? ? (一)便利當事人參加訴訟,實現陽光司法。

? ? ?1.探索建立電子法院,創新訴訟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辦理訴訟業務,變“群眾跑”為“數據跑”。吉林法院打通互聯網和法官工作平臺,全方位、全流程、在線式支持網上立案、取證、審理、 質證、執行和申訴,推進審判方式變革。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及其所轄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濱江區人民法院、余杭區人民法院作為電子商務網上法庭試點,分別審理互聯網金融及網上支付糾紛、著作權侵權糾紛、網上交易糾紛及其上訴案件,打破空間局限,實現起訴、調解、立案(管轄異議)、舉證、質證、開庭、判決等各訴訟環節的全程網絡化。

  2.依靠司法公開三大平臺(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中國裁判文書網、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和人民法院新媒體,切實改進人民群眾司法感受。自 2014年1月1日起,全國各級法院生效裁判文書陸續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截至2016年10月16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裁判文書超2180萬篇,訪問量突破31億人次,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通過中國審判流程信息公開網,當事人可以查詢到案件進展到什么程度,到哪個節點;在北京等地,當事人還能通過手機APP接收案件流程信息推送。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當事人可以查詢到被執行人的相關被執行信息,不僅促使被執行人自動履行義務,也有利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信用懲戒。

  3.科技法庭(全國建成1.8萬個)實現了“三同步”,即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同步記錄、同步顯示庭審記錄,而且每庭必錄、長期保存,只要當事人申請便可提供光盤刻錄。讓老百姓很滿意,一張小小光盤,體現了法院的公開透明,也體現了法院主動接受監督的態度,切實增強了老百姓對案件審理公平正義的“獲得感”。

  (二)提高司法水平,解放司法生產力。通過數據搜集和挖掘技術,可以從海量司法數據中正確認識和把握審判規律,確保準確查明真相、正確適用法律,提高司法水平。上海二中院C2J(Court to judge)法官智能輔助辦案系統,運用云計算技術,依托法院局域網,以案件辦理為主要連接點,由法院以“易擴展”、“按需”的方式直接向一線法官提供全方位、多角度、互動式的在線法律資源服務。這套輔助辦案系統的核心是 “一軸九庫”?!耙惠S”是指審判管理軸,代表案件從立案、開庭到審結的整個審理進程,如果法官辦案超過規定的時間節點要求,系統便會以醒目的顏色進行提示?!熬艓臁笔侵覆捎迷朴嬎慵夹g,構建的九個常用數據庫,即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庫;相近案件庫;條文釋義庫;法學文獻庫;審判案例庫;裁判文書庫;工作動態庫;BBS庫;理解與適用類文件庫。

  (三)精細內部管理,提高司法效率。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審判執行活動的動態監控,加強對審判權、執行權運行中每個環節、每個節點、每個崗位、每個人員的監督制約,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將可視化工具運用于審判流程管理中,將法院訴訟活動的全部信息及時展現于網絡終端上,實現個案管理精細化,切實做到法官“零懈怠”,顯著提高了審判效率;更加透明、更加陽光的公開舉措,倒逼法官嚴格規范司法行為。

  每個法官都有自己的網頁,訴訟之初,法官就可以通過跟蹤案件情況,確定案件是否存在爭議,適用普通程序、簡易程序還是小額程序,并跟蹤案件的審理期限。審理過程中,網頁則實時顯示案件是否審結、判決是否執行、開庭次數、案件上訴情況、統計報表以及存檔情況。

  (四)共享信息,跨界融合。最高人民法院與財政部、公安部等6個單位建立點對點連接,與20多家金融機構和航空、鐵路等部門建立總對總連接,23個高級人民法院建立與相關部門的點對點或總對總連接,初步實現信息報送、信息共享、執行查控和信用懲戒等業務協同。吉林電子法院與銀行和工商、房產、車管、稅務等政府部門共建信息互通共享平臺,實現了當事人案件資產的即時查詢和對失信被執行人的網上懲戒。

  (五)提煉司法智慧,貢獻司法文明?;趯A克痉〝祿姆治?,可以及時發現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社會治理狀況,及時提出司法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以往“據統計”三個字是建立在法院系統從最基層到最高層,層層報送的統計報表,一些重要數據匯總需要很長時間。而現在,通過 2014年6月建成的人民法院數據集中管理平臺,各類數據即刻生成。大數據的應用為法院掌握審判動態,研究類案情況,制定司法解釋,發布司法數據,提出司法建議提供了“立等可取”的便利。

  分析裁判文書,可以從中提取中國人解決具有中國背景問題的高超智慧,闡釋我們這個民族最深層次的奧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通過對司法案例中所隱藏的中國司法智慧的挖掘,也能擔當起我們中國法學對世界法學的貢獻、我們中國人對世界制度文明的貢獻。從工業文明以后,我們中國人實際上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可以說是乏善可陳的,那么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在制度文明方面,我們主要是借鑒、學習,坐享人類共同進步的紅利。我們占世界人口比例這么大,但是我們卻沒有做到我們應當做的,在人類文明發展上,我們還只是追隨者,并沒有成為引領者。

  改革開放前,我們主要是繼受前蘇聯的思想和制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法治文明也主要仰賴于引進、吸收西方的思想,繼受、借鑒、移植發達國家的制度。我們向世界制度文明索取的多,而奉獻的少。但是今天,我們來到了這樣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中國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方面,是可能站到與世界文明國家同等發展水平的程度,通過對大量的司法數據中隱藏著的司法智慧的挖掘,我們中華民族可以擔當起世界文明的這樣一個貢獻。

  二、智慧法院的配套制度建設

????????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交往形式。智慧法院建設中作為公法關系的電子交往關系也日益頻繁使用。民事訴訟法規定了電子送達,《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了視頻庭審,除此之外,大量電子法律交往的形式尚有待立法或司法確認。

  1.明確電子訴訟的適用范圍。什么類型的案件能夠適用電子訴訟,在哪些訴訟階段可以適用電子訴訟??隙娮釉V訟當事人對電子訴訟的程序選擇權是當事人處分原則的必然要求。但是考慮到當事人對電子訴訟方式的接受程度和訴訟效益價值的實現,是否需要結合訴訟類型、主體類型等因素在某些訴訟領域強制推行電子訴訟,如何規范和制約電子訴訟當事人處分權等問題需要被審慎對待。

  2.當事人身份認證問題。電子訴訟將訴訟方式由“面對面”親歷完成轉變為通過互聯網媒介遠程操作,如何確保電子訴訟當事人的真實性以及相關信息的安全,將會在源頭上影響電子訴訟的正常運行。當事人身份認證及其電子提交與法院電子送達所產生的電子法律交往的合法性,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3.立案時間節點問題。電子訴訟中的立案階段區別于傳統“線下”訴訟中的立案階段,需要由立法特別明確立案的時間節點。

  4.庭審是訴訟的核心階段。庭審能否電子化,如何以電子化的方式等值的實現庭審功能是庭審階段電子訴訟立法需要關注的重點。目前《訴訟法》規定了視頻庭審,但是只適用于簡易程序和小額程序,不適用于普通程序。

  5.電子化證據的效力。在電子訴訟舉證質證階段,如何處理證據的提交形式、證據的確認和交換,如何看待以電子形式提交的證據的效力,如何銜接電子化的證據與證據原件之間的關系等問題勢必影響證據的有效性和訴訟活動的有效進行。

  6.電子訴訟檔案管理問題。在電子訴訟活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案件卷宗能否以電子的形式直接存儲歸檔,如何處理確實不宜采用電子形式存儲歸檔的案件卷宗。

  鑒于上述問題涉及到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屬《立法法》調整范疇,因此有必要由立法機關制定 《人民法院電子訴訟法》,或者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電子訴訟程序規則》,從而使電子法律交往的各種形式明確化與合法化。謝謝大家!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