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1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法學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領的意見
會黨字〔2017〕31號
為進一步加強對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根據中央有關要求,結合法學會工作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政治引領的重大意義
法學會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橋梁紐帶。牢牢把握政治性這一靈魂,是黨對法學會組織第一位的要求;做好對法學界法律界的思想政治引領工作,是通貫法學會的“一條紅線”。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的形勢下,必須抓牢抓實對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領,這是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推進法學會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落實中央巡視整改要求的重點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做得好不好,作為衡量工作質效的首要標準。要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使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研究教學和法治實踐的全過程,并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使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和定力,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
二、發揮思想政治引領作用的主要舉措
(一)中國法學會黨組要切實增強法學會的政治性,更加重視發揮法學會對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政治引領作用,切實擔負起政治引領的總體責任。 要按法學會的職能定位,進一步完善政治引領的體制機制,落實各級法學會領導、各研究會負責人和黨組織政治引領主體責任。要深入研究政治引領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提高政治引領的主動性和針對性。黨組要定期研究政治引領工作,總結經驗、樹立典型,發現問題、采取有效措施。
(二)引領法學法律工作者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 各級法學會、各研究會廣大黨員干部在樹立“四個意識”上,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將服從核心、維護核心作為當前最大的政治,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統一,本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負責和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共同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
要加強對法學法律界政治思想狀態的分析研究,通過增強“四個自信”,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增強政治敏銳性,提高政治鑒別力,旗幟鮮明地與一切違背中央重大決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重要論述的言行作斗爭。在做好事中、事后引領的同時,努力做好事前引領,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積極組織專家學者發聲定調,確保法學法律工作者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進一步落實政治引領責任制,完善政治引領工作機制,明確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包括專職和兼職副會長)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其在政治引領方面的主導作用。 健全兼職副會長參與中國法學會各項重大工作的制度和機制。對于法學會召開的會長會議、常務理事會、中國法學家論壇、中國法治論壇等,兼職副會長都應盡可能參加會議及相關活動,以實現對本學科、領域法學法律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健全會領導聯系研究會制度。研究會召開年會、國際會議或重要論壇,負責聯系的會領導應出席,并及時傳達中央最新精神,提出貫徹落實的明確要求。應對研究會所研討的主題和問題做基調發言,給予正確引導,了解會員和理事的思想動態和理論傾向,有的放矢地給予指導。聯系研究會的會領導每年應深入研究會調研,指導研究會的黨建等工作,發揮好研究會黨組織在政治引領方面的核心作用。
(四)切實擔負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用中央精神統一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思想。 要完善傳達學習中央精神的機制,常態化舉辦法學理論骨干培訓班、干部培訓班、國情報告會,召開研究會和地方法學會會長會議、秘書長會議、學術委員會會議等,及時向研究會和地方法學會負責人、法學理論骨干傳達中央精神,促進法學法律工作者加深對中央精神的了解和把握,更加自覺堅定地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
(五)強化學術委員、學科帶頭人、研究會會長的骨干作用。 既要強化自身政治素質、保持政治定力、堅定政治立場,也要對本單位、本學科、本領域的政治引領作用切實擔負責任。強化法學會學術委員會、研究會政治性與學術性的有機統一,加強學術委員會建設和研究會領導班子建設,把政治過硬作為遴選學術委員、研究會負責人的首要條件。以法學社團和研究會為重要抓手,強化法學社團和研究會理事會組成人員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對可能發生導向問題的及時提醒、糾偏。大力提倡和支持法學家做法學家的工作,通過談心談話、研討交流等多種方式,有的放矢、耐心細致做好相關人員的思想引導工作。
(六)加強法學研究中的思想政治引領。 法學會舉辦的論壇、年會、研討活動和主辦的報紙、雜志、網站,首先要做到政治上健康、過硬。要嚴格把關,絕不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核心要義相違背的言論、觀點提供發聲的機會和平臺。對于違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錯誤觀點,必須堅決抵制。同時,要正確區分學術問題和政治問題,不把嚴肅的政治問題當成一般的學術問題,也不把一般的學術問題當成嚴肅的政治問題。要繼續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倡理論創新,鼓勵大膽探索,開展平等、健康、活潑和充分說理的學術爭鳴。要堅持和發揚學術民主,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不同風格學派相互切磋、平等討論。對于學術分歧,堅持用民主平等、理性對話的學術方式加以解決,確保法學研究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始終堅定社會主義方向和立場。
(七)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研究中心政治引領的主導作用。 利用法治研究中心獨特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研究中心為依托,組織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在不同學科、專業、領域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系統總結我國法治實踐成功經驗,積極推進法學理論創新和法治實踐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武裝頭腦、引領隊伍,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陣地。組織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和法學界權威專家學者編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讀本》等,積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積極參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和教育部法學專業核心課程的編寫工作,推進法學教育改革創新,協調推進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核心教材在法學高等教育中的使用率,全方位占領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陣地。
(八)充分發揮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研究會)在研究、宣傳、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主渠道和主力軍作用。 要充分利用研究會的領導優勢、人才優勢和多學科優勢,通過課題、年會、研討會、專題調研等形式,組織引導研究會會員、理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和法治體系進行深入研究,推動馬克思主義法學中國化不斷取得新的成果,鞏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在法學研究中的指導地位,充分發揮研究會在引領法學思潮、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的重要作用。要通過各種方式傳達學習中央文件精神,增強研究會會員、理事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認同、理解和落實,引導本領域、本研究會的法學法律工作者,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從中國的傳統、國情出發,研究中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中的法治問題,探索具有理論性、民族性和實踐性的中國法治話語體系。組織撰寫《中國的法治建設》白皮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全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叢書》,編輯出版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成果,并將研究成果及時轉化、廣泛宣傳,增強政治引領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九)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在法學理論研究中的政治引領作用。 法治研究所作為中國法學會直屬的專門研究機構和中國法學會申報國家法治高端智庫的實體性工作機構,要進一步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作為法治研究所的主攻方向,組織研究人員積極開展法治調研活動,堅持問題導向,拿出一批高水平、對中國法治研究和法學教育具有深刻影響的研究成果。要緊密聯系我國法治建設的實際,把握法學法律界的特點,總結政治引領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建立健全創新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工作機制,把政治引領職責落在實處。要建立法學法律輿情的分析研判機制,針對國內外法學思潮、重大事件,組織權威專家學者及時發聲。對于錯誤言論,要理直氣壯地進行批駁;對模糊認識,要有理有據地解惑釋疑。
(十)充分發揮課題研究的政治引領作用。 課題研究是法學會開展政治引領的重要抓手。法學研究重大課題、重點課題等選題的確定、招標、立項評審、結項鑒定等各個環節,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把好政治關,把政治引領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課題研究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領,堅持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法治理論服務。
(十一)充分發揮論壇、年會、研討會的政治引領作用。 法學會舉辦的重要論壇、研究會年會和研討會,必須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從我國國情和法治實踐出發。要不斷提升中國法學家論壇、中國法治論壇、中國法學青年論壇和區域法治論壇等大型論壇的政治引領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充分發揮中國法學會論壇活動協調小組的作用,設立論壇指導委員會,建立健全重大學術活動主題審定制度,強化對論壇主題、研究會年會議題、法治宣講題目、重要觀點等的政治把關。認真做好論壇、研討會發言的點評與總結,鮮明指出發言環節出現的錯誤或不當言論,及時消除不良影響。開展好大型論壇的征文活動,通過征文活動,引領和動員法學法律工作者廣泛參與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
(十二)充分發揮評獎、評優工作在政治引領中的導向作用。 要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評定全國杰出資深法學家、全國杰出青年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優秀成果獎、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和其他獎項評選的首要標準。評選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指導,堅持評選標準,體現學術民主;嚴格遵循評選程序,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堅持統籌兼顧,倡導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相結合。積極推動評獎、評優工作機制的創新發展,通過評獎、評優工作,引導法學法律工作者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在咨政建言、法學教育、法治宣傳、法治實踐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十三)大力推進法學社團和研究會黨建工作,進一步完善研究會黨組織建設,發揮研究會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 按照中辦《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在已實現中國法學會主管的法學社團、研究會黨組織全覆蓋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加強對研究會黨組織和黨建工作指導的有效機制。黨支部要依據《黨章》和黨規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各研究會黨組織負責人要切實肩負起對本會法學法律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領的主體責任。研究制定研究會、法學社團黨組織開展工作、發揮作用的指導意見,不斷探索通過研究會黨組織做好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新經驗。
(十四)充分發揮《中國法學》雜志的政治引領作用。 要繼續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研究專題”欄目,堅持馬克思主義法學基本觀和正確的政治方向,突出反映我國法治道路、法律體系、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發表高水平的具有政治引領作用的文章。在具體編輯業務中,要認真貫徹“學術無禁區,宣傳有紀律”的方針,嚴把稿件政治關。對涉及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三權分立等的文章堅決不發。對來稿中發現涉及散布危害國家安全、恐怖主義、極端主義、邪教、淫穢等內容的,在第一時間逐級報告。完善審讀制度和審稿制度?!吨袊▽W》、《China Legal Science》每期目錄須報主管會長審閱,涉及重大問題、敏感問題要請示主管會長審定。辦好《China Legal Science》,對外積極宣傳我國法治建設成果,宣傳我國在法治政府、人權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治成就,不斷擴大中國法學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擴大中國法學的國際影響力,對國內外讀者發揮正確引領作用。
(十五)積極組織權威專家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 以習近平法治思想來引領法學研究,推動法學法律界進一步落實“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核心意識”,確保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十六)積極發揮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的政治引領作用。 進一步發揮《中國法學》雜志社作為法學期刊研究會會長、秘書長單位和研究會黨支部在政治引領中的主導作用,組織動員和嚴格要求全國法學期刊協同發揮政治引領作用。
(十七)努力探索新時期政治引領的規律,不斷豐富政治引領的形式和方法,提高政治引領的實效。 要組織法學法律界政治可靠、立場堅定、有影響力、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對中央的精神特別是關于法治建設的部署進行權威解讀。通過課題設置、組織調研、論壇、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對研究方向、研究問題等進行引導。各研究會、各地方法學會要在學術年會、論壇、研討會、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等各種場合,大力宣傳中央有關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