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5 來源: 責任編輯:xzw
近年來,南平市法學會在福建省法學會的指導和南平市委政法委的領導下,緊扣全市政法綜治維穩工作中心,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特別是2017年以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國法學會王樂泉會長視察福建時的重要講話和對南平市法學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強自身建設,積極主動作為,不斷探索實踐,全面推進法學會建設和發展。
一、領導高度重視,健全組織架構
南平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法學會工作,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市級法學會建設,并作為全市政法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加以推進和落實。2006年,南平市法學會成立,明確為群團組織。市委政法委前后兩任主要領導專題研究部署縣級法學會建設工作,從強化組織體系入手,親自協調、親自落實。2013年,下發了《關于加強縣級法學會建設的通知》,制訂縣級法學會建設的“時間表”“路線圖”。各縣(市、區)按照統一部署,做到“一個領導負責,一個小組籌備,一套計劃推動”,2013年底,10個縣(市、區)法學會全部成立。針對市、縣兩級法學會建設過程存在的人員、經費、場所等制約問題,前任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國旺親自到市委編辦和市人社局,協調解決市法學會增編、領導職數等問題,確保法學會與政法委、綜治辦、610辦之間,人員無障礙交流調動。2012年,南平市法學會增核事業編制3名,其中專職副會長1名;2016年又增核副科級領導職數1名,目前共有編制5名。2015年,剛上任的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榮才逐一交待各縣(市、區)主要領導想方設法解決縣級法學會編制等問題。至2016年,全市10個縣(市、區)法學會全部解決了人員編制、經費保障、辦公場所等問題;兩級法學會24名編制全部配齊到位。
二、依靠自身努力,發揮職能作用
我們本著“哪里需要法律服務,法學會的觸角就延伸到哪里;哪里維穩任務最重,法學會會員就出現在哪里;哪里創新社會治理,法學會工作就探索到哪里”的原則,發揮法學人才優勢,提供專業化法律服務。
一是為中心工作服務。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法學會咨政建言和法治參謀作用,最大限度將法學會工作靠近中心圈、貼近主戰場,為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2017年以來,積極投身全市“百日攻堅”和“四比六促”活動,比學趕超、擔當盡責,以有為贏有位,以有位促有為。全市共有會員律師268人次向省、市重點項目提供法律服務241件次。另外,每周一組織法學會員參加市、縣兩級領導接訪,以第三方身份現場為群眾釋疑解惑。同時,向武夷新區派駐由法學會員組成的法律服務團,既為廣大會員搭建了參與法治實踐的平臺,又增強了法學會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是為百姓民生服務。在縣級矛盾糾紛多元調處中心和民生“110”服務中心,設立法律服務中心、法律服務專區或法律服務專線,從法學會員中選派優秀律師輪流坐診,為百姓提供法律服務。全市縣級法律服務中心現有法學會員45名。邵武市“民生110”法律服務專區,常年開展法律宣傳和法律咨詢,在當地享有盛譽。在鄉鎮設立法律服務站,配備法律工作者;在村居建立法律診所、配備法律顧問,形成了較為健全的三級法律服務網絡,為基層百姓解決法律問題。全市90%以上的會員參與各類糾紛化解,每年解決各類矛盾糾紛和涉法涉訴疑難案件3500余起。
三是為規范執法服務。全市建立案件評查專家庫,從公檢法部門法學會員中,推薦部分業務骨干入選,市縣兩級法學會會員占專家庫總人數的80%。近年來,我們積極配合市委政法委開展案件評查和執法巡查。2016年,通過案件評查及時糾正案件瑕疵793處;配合巡查組對當地規范執法和隊伍建設情況進行檢查,從中發現和糾正執法過程中存在的瑕疵,推動執法規范化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法工作滿意度。2013年以來,會員參與評查案件2885件。
三、凝聚會員合力,推動工作發展
有效發揮會員作用并形成合力,讓廣大會員各顯其能,成為活躍法學會工作、履行法學會職能的主力軍。
一是開展法治宣傳。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法治南平建設,充分利用“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這個平臺和陣地,每年舉辦“雙百”宣傳講座,聽眾在5000人次以上,推動“雙百”活動常態化。同時,我們利用南平長安網開設法學動態專欄,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各種新媒體,宣傳法學知識,提供法律服務。全市共有“法治邵武”、“平安建甌”、“順昌普法”等各類普法微信公眾號88個,每天發布法律宣傳、平安建設信息,提振精氣神,凝聚正能量。
二是成立專家服務團。全市現有會員1500余名,大都分布在政法部門及行政執法單位,90%以上會員自覺加入法律專家服務團、法律服務志愿隊和法治宣傳隊伍,大部分還是各部門的業務骨干。這些會員加入案件評查專家庫、穩定風險評估專家庫、醫患糾紛專家庫,成為群眾最信得過的專業團隊。目前,已推薦430名會員入庫。
三是加強法學研究。成立南平市法治研究中心,著力開展法律講學、課題研究、學術論壇等活動。近年來,組織研究了輕微刑事案件和解、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檔案封存、生態建設和醫患糾紛適用法律等一系列疑難問題。積極組織會員參與各類法學論壇和課題調研,分析研究法學會在參與法治建設實踐中存在的體制性、機制性和保障性問題,提出改進和提升的途徑和方法。特別是市、縣兩級法學會參與研究總結的醫患糾紛“南平解法”,上升為“福建解法”,得到了國務院李克強總理批示及中央多部委的充分肯定。
四、廣泛借助外力,做大做強品牌
法學工作單靠自身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通過借助各單位、部門及社會力量,主動靠前,積極爭取,最大做強法學品牌。
一是積極主動靠前。要求縣級法學會積極主動,每年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十個一”活動,即一年召開一次工作例會、舉辦一次研討會、開展一次“雙百”報告、開展一場法治大宣傳、舉辦一次互動交流研討、研究一批課題、編發一期會刊、表彰一批優秀會員、組織一次外出學習、組織一次集中培訓,確??h級法學會知道干什么、怎么干。近幾年,我們每年都與相關部門聯合舉辦“武夷律師論壇”“宋慈杯”法治南平微電影、微動漫展播活動。通過借力,既為會員搭建了參與法治實踐的平臺,又提升了社會對法學會的關注度。
二是不斷探索創新。提出“一縣一品一特色”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思路,打造特色品牌。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分別在城區、鄉鎮、村居建設各具特色的法治主題公園37個、法治廣場20個、法治長廊50個。如邵武市建成全省最大戶外法治主題公園,每年受教育在3萬人次以上。2015年,市法學會聯合市綜治辦、司法局、法制辦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一居一法律診所”建設;2016年,又全面推行“一村一法律指導員”做法,開展矛盾排查、糾紛化解、法律咨詢等工作。全市所有建制村全部聘請了法律顧問,配備了法律指導員,其中法學會員占80%。2017年4月,與市總工會等部門組織成立全市首個職工法律服務團,為全市廣大職工提供法律咨詢、普法宣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
三是運用考評機制。市綜治辦、市法學會把縣級法學會工作納入綜治考評,市委政法委將法學會工作納入每周委務例會研究的內容,每月對縣(市、區)法學工作進行通報,結合綜治季度督導對縣級法學會落實情況開展督查,將發現的問題書面點對點通報,并抄送市縣兩級黨政主要領導,有力推動了縣級法學會的工作開展。2017年又將各地建立體驗式法治公園,列入綜治考評,加大各地“體驗式”法治公園推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