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15 來源: 責任編輯:xzw
2012年5月棗莊市法學會恢復重建以來,認真貫徹中國法學會和省委政法委、省法學會的部署要求,瞄準“走在前列”目標定位,扭住“法律服務進基層”“法治棗莊百人宣講”兩個關鍵,大力加強法學會組織建設,積極開展法學法律研究及成果轉化應用,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推動我市法治建設和平安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整合資源,一區(市)一品,打造“法律服務進基層”棗莊模式
我們充分發揮法學會人才資源豐富、善于協調整合的優勢,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組織開展“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為群眾提供低成本、高質量、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推進我市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設。
一是實現全域覆蓋。2015年,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法學會研究制定《關于推動法律服務志愿者進基層工作的意見》,推動法律服務進基層工作在全市實現全覆蓋。在主體上,注重廣泛性。充分發揮法學會“第三方”優勢,整合全市政法干警、行政執法人員、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學會會員等各方面力量,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法律服務。在形式上,注重針對性。堅持分類開展法律服務,在轄區內較大行政村居(社區)設立“法律服務室”,在群眾訴求突出、社情民意匯聚、矛盾糾紛集中、法律需求多樣的醫院、校園、交警、信訪等重點行業(單位)設立“法律門診”(法律咨詢室),對轄區內規模企業、重點行業設立“法律服務站”。在職責上,注重實效性。法律服務志愿者擔任基層和群眾的法律政策宣傳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法律事務協理員、法律訴求引導員、社情民意信息員“五大員”,圍繞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的法律需求,積極參與村居、社區等基層一線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涉法事務的處理工作,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是實施一區(市)一品。在開展“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中,我們堅持實事求是,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套全市,各區(市)法學會因地制宜,探索創新,亮點紛呈。滕州市法學會推行村居(社區)“法治副主任”工作模式,在全市政法干警、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中,公開遴選589名法治副主任,擔任村居(社區)、部門(單位)法治副主任。在市信訪局設立“滕州中立和解法律服務社”,組織法學會會員以“第三方”身份,參與信訪維穩、多元化解矛盾等工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每年列支120萬元專項經費,嚴格落實法治副主任獎懲機制。臺兒莊區法學會以法律服務全覆蓋工程為依托,開展“法律服務精準扶貧”活動,整合政法和行政執法單位力量,明確法律扶貧單位責任,責任落實到人,為貧困村(居)進行集中普法宣傳和“法律體檢”,與全區3000余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聯系,為73戶貧困戶提供法律援助,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20余起。山亭區法學會開展“律師聯鎮、法學會會員聯村、司法行政協理員聯戶”的“三聯”活動,全區6名執業律師聯系10個鎮街,172名法學會會員聯系172個行政村,276個司法行政協理員聯系276個行政村各戶,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市中區法學會實施“六個一”法律服務網底工程。薛城區法學會實施“一村居一法治服務員”制度。嶧城區法學會建立基層“法律服務工作室”。各區(市)法學會通過開展“法律服務進基層”活動,打通了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動了基層社會源頭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有力維護了全市社會穩定。
二、分類宣講,注重實效,叫響“法治棗莊百人宣講”棗莊品牌
按照中央和省“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及“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的部署要求,我們從2014年開始在全市組織開展“法治棗莊百人宣講”活動。三年來,全市共舉辦法治報告會408場次,16萬余人次參加了法治宣講活動,贏得了全市社會各界的好評。
一是突出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重點。市委高度重視“法治棗莊百人宣講”活動,將其列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重要內容,每年舉辦一次“法治棗莊百人宣講”市委專場報告會,先后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上海交通大學原法學院首席教授沈國明等知名專家作專題報告。各區(市)每年舉辦“法治棗莊百人宣講”理論學習中心組報告會,邀請中央黨校、華東政法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政法學院等專家學者作報告,提高了各級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分類別進行宣講。我們不僅抓住領導干部學法用法重點,還將“法治棗莊百人宣講”活動與“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相結合,實施分類宣講教育,開展法治宣講進學校、進企業、進醫院、進村居(社區)等活動。以青少年學生學法守法為重點,開展以未成年人保護和法律常識普及為重點內容的宣講活動;以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治教育為重點,開展提高企業法律風險防控能力的宣講活動;以預防化解衛生系統醫患矛盾糾紛為重點,開展提高防范化解醫患矛盾糾紛能力的宣講活動;以預防和化解基層社會矛盾為重點,為鎮街、村居(社區)舉辦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糾紛的報告會或專題講座。根據不同宣講對象,有針對性地邀請主講人,重點邀請我市政法部門及執法單位的法律實務人員作報告,通過以案釋法,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加強督導協調調度。市里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法學會會長任主任,市委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市教育局、司法局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法治棗莊百人宣講”活動組委會,各區(市)和市直有關單位也成立領導小組,排出計劃,組織人員,扎實開展法治宣講活動。市組委會辦公室根據各區(市)、各單位法治宣講活動需求,協調主講人,派專人現場指導,定期調度法治宣講活動開展情況,每年印發三次情況通報,將各區(市)、市直有關單位活動開展情況在全市通報,推動法治宣講活動有序進行,取得實效。
棗莊市2015年實現了縣級法學會全覆蓋,在所轄鎮街建立了法學會工作站,在市直有關部門(單位)成立56個法學會聯絡站。目前,全市共發展中國法學會會員2340名。建立了棗莊市法律智庫,在全市公開選拔88名智庫成員,開展以法律咨詢、法律論證和法律風險評估為主的法律研究與服務。近幾年來,我市法學會充分調動全市法學法律工作者積極參與法學法律研究,在全市組織開展建設“法治棗莊”“平安棗莊”征文評選活動。針對黨委政府關注、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針對涉眾性經濟犯罪、金融領域犯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食品藥品犯罪、信訪活動中的違法犯罪行為等,組織開展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為各級黨委政府依法決策提供依據,有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指導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