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全國地方法學會工作座談會 》專題報道 》經驗交流
黑龍江省大慶市法學會:共建大團隊 共享大平臺 在服務法治實踐中展現新作為

時間:2018-05-03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大慶市法學會始建于1982年,2007年重新組建。近年來,大慶市法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法學會工作優勢,以解決“人從哪里來、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為導向,以提升法學會的引領力、凝聚力、創造力、協調力和執行力為核心,團結引領法學法律工作者建團隊、搭平臺、聚合力,努力在推進法治大慶建設的實踐中展現新形象、體現新作為。

  一、注重整合融合聯合,組建專業化團隊

  我們主動突破法學會人員少、機構小的思維定勢,積極建載體,以法學會的“小支點”撬動法學法律“大團隊”建設。一是堅持凝聚人才重整合,著力培育壯大會員隊伍。充分發揮法學會政治、組織和人才優勢,從政法系統、行政執法部門和企業法務人員中發展團體會員168個、個人會員2760人,夯實了法學會工作的組織基礎。培養選樹法學研究學術帶頭人、實踐專家78名,選拔350名法學法律專家組建了法律核心專家智庫,主動承接黨委政府法律顧問和決策咨詢論證工作。定期舉行“會員沙龍”活動,通過開展演講賽、辯論賽、研討會等活動,促進會員之間相互融合,努力建設法學法律工作者之家。二是堅持匯聚力量促融合,著力打造研究會專業集群。堅持“因事建會”和“因群建會”,堅持法律實務部門領辦,既研究理論,又同步推進法治實踐。2014以來,相繼成立了刑事法學、民商事法學、預防青少年犯罪、法律心理學等16個專業研究會,形成了全市法學研究和法治實踐的專業集群。優選青年法學法律工作者175人,組建了大慶市法學會青年聯合會,通過開展專題培訓、課題調研、學術交流等活動,發現、扶持、培養青年法學法律人才。三是堅持集聚資源強聯合,著力建設法律服務實踐基地。按照“怎樣有利于做好工作、就怎樣建組織”的要求,打造橫向聯動、縱向貫通、多方協同的法律服務格局。著力建設縣區服務基地,依托社區綜治中心、信訪調解中心和司法所組建了86個“法律服務站”,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參與矛盾調解和法律咨詢工作。著力建設高校研究基地,與轄區5所高校簽訂協議,共建社會治理、醫療糾紛、知識產權等研究基地。著力建設政法部門實踐基地,與56個政法單位共同開展訴調對接、涉法涉訴、法治文化等研究項目,16個專題項目研究成果進入市委決策。

  二、注重聚智聚力聚才,搭建實體化平臺

  突出政治引領、理論研究、法治實踐三個重點,堅持創新突破,搭建平臺載體,助力法治實踐。一是在政治引領上同心同向。堅持把引領機制“建”起來,明確市、縣兩級政法委書記、法學會會長是思想政治引領第一責任人,通過法治論壇、學術研討、基層調研等形式,深度解讀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法治實踐創新成果,把政治性要求貫穿法學會工作全過程,形成思想引領的強大合力。堅持讓主題教育“亮”起來,強化重要活動、重大事項的政治把關,連續舉辦三屆大慶市法律職業共同體論壇,把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融入互動交流之中;利用微信平臺舉辦會員微課課堂65期,傳播黨的最新理論。堅持使宣傳方式“活”起來,建立學術交流載體,編輯出版《大慶法學》雜志36期;開通法學會公眾號,建立26個會員微信群,把黨的最新精神第一時間傳達到位。二是在法學研究上積極作為。強化課題研究,建立法治問題研究年度課題計劃,連續5年舉辦論文評選和論壇沙龍,共收集論文950篇,有36篇論文在東北法治論壇上獲獎,3次獲省法學會論文評選工作優秀組織單位。強化學術研討,先后舉辦全國、全省和市內各類研討活動18次,承辦了全國民法前沿問題研討會。強化咨詢論證,組織法學法律專家參與《大慶市物業管理條例》等法規的起草論證工作,以專家力量助力法治建設。三是在法治實踐上創新創優。針對特殊群體,在法律服務中創新引入心理咨詢服務,在大慶市看守所設立“市法學會法律服務基地”,對羈押人員進行心理疏導,開展心理咨詢578次。2017年大慶市政府將其納入政府購買社會服務范疇,并將法律心理服務對象擴展到社區矯正人員和信訪重點人員。結合執法實踐,針對信訪中違法犯罪行為證據收集難、依法打擊難的問題,組織法學專家研究明確了九類信訪中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界定和證據收集要點,形成了違法訪處置工作意見。聚焦突出矛盾,依托市法學會人民調解研究會,組織專家積極參與醫患、交通、勞資、房地產等各類案件調解,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81150件,其中調處道路交通事故糾紛8097件,涉及賠償金額2.9億元;調解醫療糾紛378件,涉案金額4402萬元,形成了人民調解“大慶模式”。

  三、注重實際實干實效,推進精準化服務

  我們堅持以服務大局、服務群眾、服務法學法律工作者為切入點和著力點,精準履行職能,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平。一是創新思路參與社會治理。充分發揮法學會組織優勢和人才優勢,探索推進“專業研究會參與社會治理”模式。2014年市法學會依托高新區法院成立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秉持“讓朝陽燦爛升起”理念,協同政法單位、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法學法律專家和公益人士等,一體化推進青少年犯罪案件審前調查、法律援助、權益保障、幫扶救助和犯罪預防等工作,累計幫扶援助在押未成年犯157名,經幫扶教育人員重新犯罪率為“零”。2017年8月,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投入30萬元建設“青少年犯罪非監禁刑判后網絡幫教平臺”,運用手機APP在線學習有益知識、掌握實用技能和開展心理疏導,對社區在矯未成年人犯實施電子手環監控,有效預防和矯治未成年人犯罪,幫助未成年人罪犯走向新生。我們的工作經驗被省法學會在全省推廣。二是創新方式拓展宣傳陣地。發揮法學會的團隊優勢,合力推進法律宣傳工作。定期舉辦大慶法治講壇,每季度組織一次“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暨政法干部學習講座,先后邀請張建偉、阮齊林、顧永忠、楊震等法學名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法治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司法改革、民法總則等作專題講座,累計開展講座11次受眾8000人次,為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提供了高水準的“學術盛宴”,“雙百”報告會已經成為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必選課”。廣泛開展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深入鄉鎮、社區進行法治宣講1200余場次;與企業聯合開展“百名專家聯百企”活動,提高企業防范風險能力;與高校聯合成立“大學生普法協會”,開展了“校園貸是餡餅or陷阱”系列宣傳活動,形成了法治宣傳整體合力。三是創新舉措提升服務實效。依托市法學會律師實務研究會,整合律師資源,拓展服務領域,為全市483個行政村配備了律師,解答法律咨詢21940次,化解基層矛盾糾紛947件,挽回經濟損失442萬元,有力維護了農村社會穩定。參與組建大慶市信訪法律服務中心,組織106名法學法律專家以第三方身份參與信訪矛盾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訴信訪案件,累計提供咨詢686件2552人次,化解疑難信訪案件288件,工作經驗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交流。

  四、注重完善體制機制,健全系統化組織體系

  我們以法學會改革為契機、以法學會黨組建設為牽動,增加編制、配強人員、加強經費保障,夯實法學會工作基礎。一是著力加強法學會黨組建設。印發了《大慶市法學會改革方案》,起草了《關于成立黨組的請示》,近期提請市委審批,屆時,市縣區法學會黨組將實現全覆蓋。二是著力加強組織機構建設。今年,市委政法委將以機關改革為契機,重點加強法學會組織機構建設,擬設立專職副會長、增加事業編制3名,人員總數將達到7名,同時,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不斷加強法學會機關的人員配置。三是著力加強縣區法學會建設。將縣區法學會建設納入綜治考核,所轄9個縣區全部成立法學會,配備2-3名工作人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法學會工作有專人負責、有辦公場所、有活動經費。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這次座談會精神特別是王樂泉會長重要講話精神,在鞏固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繼續求實創新、銳意進取,不斷提升法學會工作的層次和水平,在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中奮力譜寫法學會建設的新篇章。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