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28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興安盟法學會成立于2015年4月28日,三年來,在中國法學會和自治區法學會的關懷、支持和指導下,按照上兩級法學會的總體要求,較好的開展了各項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從現階段的實際出發,主要通過“五抓”,強化基礎建設,提升服務職能。
一、組織建設抓推進
組織建設是開展工作的基礎保障。盟法學會從一成立就注重規范化,由興安盟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復編制4人,屬財政全額拔款事業單位?,F有專職會長1人,兼職副會長9人,專職秘書長1人,專職工作人員4人。內設4個機構,分別為辦公室、會刊編輯部、網站編輯部、法制教育研究院。興安盟委政法委將興安盟法學會工作作為政法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辦公場所、人員、經費都給予了大力支持,確保盟法學會工作順利、有效開展。
盟法學會成立后,積極推進旗縣市成立法學會。盟委政法委專門下發文件,要求沒有成立法學會的旗縣市盡快成立法學會。盟委政法委法學會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對各旗縣市推進法學會建設情況進行通報。盟法學會會長邵萬榮同志多次帶隊到各旗縣市進行專項督查指導,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目前,我盟所轄6個旗縣市全部批復法學會機構編制,其中4個旗縣市已成立法學會,2個旗縣正在積極籌備,近期將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二、隊伍建設抓發展
為不斷擴大法學會各項工作覆蓋面,盟法學會從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視會員隊伍和通訊員隊伍的建設。按照“堅持標準、積極發展、合理布局、改善結構”的原則,廣泛發展會員?,F有會員455人,團體會員17個,理事86人,常務理事32人。會員單位涵蓋了盟委、行署各部門和公、檢、法、司、安、監各單位,盟直屬40余單位、6個旗縣市政法委、5個律師事務所及10個企業單位都有規定數額的會員,會員覆蓋到社會各個行業領域,提高了法學會的整體實力。
為辦好會刊和網站,我們采取有效措施,強化通訊員隊伍建設。我盟通迅員隊伍共34人,涵蓋全盟公檢法司各部門,既拓寬了信息來源范圍,又能更好地及時反映全盟法治工作動態和舉措,提高了內刊、網站宣傳質量,增強了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推動法治宣傳工作不斷提升新水平。我盟法學會還定期對通訊員進行培訓,并建立了稿件評比制度,定期對優秀通訊員進行表彰獎勵,確保了通訊員隊伍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三、制度建設抓規范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項規章制度就是法學會正常開展工作的規矩。盟法學會成立后,我們借鑒上級法學會和先進盟市法學會的成功經驗,相繼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按照上兩級法學會的統一要求,我們先后制定了《興安盟法學會網站信息更新維護管理辦法》、《興安盟法學會關于內部刊物〈興安法學〉印刷交流管理辦法》、《興安盟法學會會員管理制度》、《興安盟法學會通迅員獎勵制度》、《法制教育研究院管理辦法》,形成了法學會主要工作制度框架,各項規范化制度,確保了法學會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運行。
四、陣地建設抓鞏固
陣地建設是法學法律工作者有效參與法學工作的平臺和載體。盟法學會創辦會刊《興安法學》,建立了學會網站,成立了法治教育研究院,在堅守這三塊陣地中注重鞏固提高。
興安盟法學會成立后,創辦了內刊《興安法學》,現已出刊十期,編發稿件200余篇,計40余萬字。會刊文稿凝結了全盟法學法律工作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體現了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有機統一,為繁榮法學陣地、推進依法治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我們還為中國法學會東北法治論壇出了專刊,對提高全盟法學理論水平起到了積極地指導和促進作用。會刊交流充分調動了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全盟開展法學研究提供了交流展示平臺,對培養高素質法學法律人才隊伍,更好的為社會發展服務,助添活力和生機。
興安盟法學會緊隨信息化科技前進的腳步,建立了興安盟法學會網站(http://fxh.xam.gov.cn/)。法學會工作內容以電子版的形式及時上傳下達,充分利用網絡廣闊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及時宣傳法治建設的新要求,快速傳播法學信息新經驗,加強了法律學術成果交流,為全盟法學法律工作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提供了快捷平臺。
2016年初,興安盟首家官方助考機構——內蒙古法學會法治教育研究院興安盟分院成立并啟動工作,面向全盟開展國家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培訓,進行學術課題攻關,舉辦民族特色法律法規研討,是我盟唯一集司考、公考于一身的公辦助考平臺。分院成立至今司法助考共培訓800多人次,國考面試培訓49人,省考筆試培訓40人。優良的師資力量、現代的教學設備,為拓寬我盟司考、公考覆蓋面,為提高考生過關率,為強化法治隊伍建設,弘揚法治精神、傳播法律文化貢獻了力量。
五、法治建設抓活動
加強法治建設,推進依法治盟,是法學會工作的主要職責。在法治建設方面,我們積極主動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有效活動。
一是大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實現普法宣傳全覆蓋。盟法學會會同盟司法局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以召開座談會、報告會、法治宣講、贈送法律書籍等多種方式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努力實現人人學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社會局面。我盟現已建立社區、村級法治圖書閱覽站99個、普法大講堂229個,依托旗縣市圖書館建成法治圖書閱覽站6個,在每一所學校建立法律圖書角,已實現普法宣傳全覆蓋。
二是開展為群眾提供無償、便捷、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活動。會同會員單位興安盟司法局,建立法律咨詢援助中心,極大的放寬法律咨詢援助標準,減少審批環節,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和援助事項范圍,做到“應援盡援”。今年共受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1314件,其中民事訴訟案件1140件,刑事指定辯護案件159件,行政訴訟案件15件,接待各類群眾咨詢3000余人次,充分發揮法律保障、法律服務作用,全力推進平安興安和法治興安建設。
三是參與反邪教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并為已迷途知返回歸社會的原邪教人員提供無償的法律服務。盟法學會積極加入反邪教法律宣傳、教育轉化工作隊伍中,在對邪教人員進行刑法三百條司法解釋的同時,還對邪教與宗教的區別、邪教的危害性、邪教的種類等進行講解。2017年盟法學會工作人員利用64節法治教育宣傳課對57名邪教人員進行法治教育,通過法律講解,配合視頻、圖片,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生動活潑的法律宣傳教育,57名邪教人員帶著啟迪新知的喜悅和重獲新生的感喟回歸社會。有的回歸者還向盟法學會參與轉教工作人員提出法律求助,我們積極施以法律援助,以人性化的感染力,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雙贏。
四是積極開展深化課題研究活動。按照上級法學會要求,我們積極組織開展“大數據”課題研究,并已將研究成果融入到推進我盟法治建設的工作中。2017年,共征集階段性成果論文42篇,其中兩篇論文分別獲第十二屆“東北法治論壇”論文評選中二等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