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位置: 首頁 》全國地方法學會工作座談會 》專題報道 》經驗交流
山東省濰坊市法學會:完善組織 融合發展 服務大局 不斷推動法學會工作上水平

時間:2018-04-28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近年來,在中國法學會、山東省法學會的指導和市委政法委的領導下,我市法學會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強化責任擔當,在完善組織體系、創新工作機制、服務中心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法治濰坊建設作出了應有貢獻。

  一、完善組織體系,夯實工作基礎

  完善的組織架構是做好法學會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實現縣級法學會建設全覆蓋。到2016年9月份,全市12個縣(市、區)全部成立法學會,均由編辦批復明確機構編制,落實辦公場所。該項工作得到了中國法學會領導的批示肯定。二是推動專業研究會建設。近幾年,我們相繼成立了刑法學研究會、行政法學研究會、企業破產法學研究會、金融法學研究會、知識產權保護法學研究會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研究會等6個專業研究會。為充分發揮研究會的作用,積極指導其加強專項性研究、制定法學研究規劃、參與地方立法和化解社會矛盾等工作,有效服務于全市法治建設。三是推動市法學會機關規范化建設。2016年6月,省委組織部批復同意市法學會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按照群團機關職能,健全完善了制度機制。推動法學研究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實現經費保障。四是推動市縣法學會機關黨組織建設。今年,市縣法學會黨建工作在原有市縣黨委政法委統一管理的基礎上,確立黨建引領法學會工作的思路,積極推動成立各級法學會黨組。要求成立之初就將黨組織建設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實。根據組織部門的意見,專門研究制定了法學會黨員管理辦法,所有會員黨員全部納入法學會黨組織實行與原單位雙重交叉管理,通過依托“縱到底、橫到邊”的黨組織架構,人員、活動全部納入組織管理,提高了政治引領實效。

  二、堅持融合發展,創新開展工作

  法學會作為群團機關,堅持融合創新發展,避免唱獨角戲,工作才有生命力和活力。一是創新推動社區法律服務診所建設。社會治理關鍵是基層治理。我們打造基層融合平臺,近距離服務基層群眾,成為法學會工作的重要支點,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在全省率先推動建立社區法律服務診所,整合基層法律服務資源,為群眾提供“點對點”的服務。去年以來,我們把社區法律服務診所納入綜治中心建設板塊,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提升社區法律服務診所建設的意見》,以信息化為支撐,網格化為依托,與綜治中心平臺建設一體推進,著力提升社區法律服務診所的智慧化、實戰化水平,引導推動法學、法律人才、特別是五老(老干部、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干警)志愿者積極參與社會治理、風險防控、矛盾化解、服務發展。尤其法律服務診所成員參與聽證法化解社會矛盾,依法理清事務關系,做好釋法明理,加強心理干預,一大批矛盾糾紛得以處理化解,深受群眾歡迎和認可。我們創新推出的“六診”(日常坐診、預約就診、個性巡診、電話聽診、定點義診、集體會診)服務模式,編入中國法學會《關于地方法學會部分典型經驗做法的通報》,《民主與法制時報》進行了專題報道。目前,全市已建立960個社區法律服務診所,基本實現全覆蓋。二是推進“互聯網+法律服務”。依托綜治信息平臺,在全市推廣智慧社區法律服務診所建設的做法,進一步實現與綜治工作深度融合。一方面,實施有線電視進萬家工程。以有線電視網絡為載體,以家用電視機為接收終端,把法律服務診所人員姓名、照片、坐診時間、聯系方式等信息,以及農村常用法律法規、典型案例、防范邪教、失信“老懶”和交通違章曝光等平安建設、法治教育、政務公開、便民服務等公共信息,統一推送到電視機上,輸送到千家萬戶,居民在家收看電視節目的同時,點開“社區法律服務診所”就可查詢閱覽,通過公示的聯系電話,足不出戶就享受智慧法律服務診所提供的免費法律服務。另一方面,我們在綜治信息平臺上也設置社區法律服務診所板塊,把每個診所人員信息、服務內容、辦事流程、常用法規、問題解答等功能全部錄入,以視頻、圖文等多種形式展現,生動、形象、接地氣。三是推進信息化法律服務平臺建設。通過市法學會網站,以法學會專家信息庫為支撐,以實現互聯互通為核心,設置機構信息、會員管理服務等板塊,建立法學會信息系統,鏈接綜治信息平臺,“求診”的群眾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平臺直聯專家,實現“點單式”服務。去年以來,我們又在全市推廣濱海區“區、街道、社區”三級法律服務診所,通過三級平臺實現視頻互聯互通,實時調度工作、研判問題。2017年全市社會治安群眾滿意度電話訪問調查中,我市群眾滿意度達到97.93%,其中法律服務工作滿意度達到99.9%。四是創新法學會責任考核機制。從2014年開始,我們推動市委、市政府把縣級法學會工作納入綜治考核, 并制定下發具體可操作的千分制考核辦法。通過考核機制建設,推動了縣級法學會工作創新發展。昌邑市的法律義工、法律直通車,諸城市的智慧社區法律服務診所建設,高密市的工業園法律服務診所建設,等等,法學會工作形成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三、堅持問題導向,服務全市大局

  我們圍繞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工作大局,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會員深入開展法學研究、推動成果轉化,為法治濰坊建設貢獻才智。一是圍繞熱點難點問題,抓好建言獻策。我們針對破產企業處置、惡意逃廢金融債務、校園欺凌事件、房屋征遷、知識產權保護和軍隊退役人員穩定等熱點難點問題,組織專業研究會召開專題研討會,從法律層面對相關問題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得到市委領導的批示肯定,并以《政法動態》形式摘要刊發,供各地各部門學習參考,效果很好。二是積極參與調處矛盾糾紛和化解信訪積案。我們制定出臺了《關于法學會參與化解進京非訪及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處置工作的意見》,指導會員積極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成效明顯。2016年以來,全市組織會員參與信訪接訪案件1440余件,參與進京非訪案件處置60多件,成功化解涉法涉訴信訪及矛盾糾紛案件300余起。三是聚焦重點領域,推進法學研究。近幾年,我們聚焦經濟社會領域,積極申報中國法學會和省法學會課題研究。共申報省法學會專項課題5項,自選課題7項。其中省法學會重點課題《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等多篇論文被評為優秀等級,中國法學會重點委托課題《民營企業融資相關法律問題研究》等被評為良好等級。我們還與市法制辦聯合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征文活動,從200余篇論文中評選出優秀論文80篇,分送相關單位學習參考,推動了理論研究成果的有效轉化。四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開展法治宣傳。我們圍繞大局、貼近基層,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會同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等7部門每年制定下發《濰坊市“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法治宣講活動實施方案》,僅去年市級層面舉辦“雙百”報告會5場,同時指導各縣(市、區)舉辦“雙百”報告活動30余場次。我們組織法學會員、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政法干警等開展“法律六進”活動1200余次,解答法律咨詢活動1200余場,開展法治宣傳130余場次,解答法律咨詢6000余人次。會同市司法局,在各縣市區普遍建立法律宣傳長廊和一條街。會同團市委、婦聯等部門,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會同團市委、教育局在全市開展了“流動勵志學?!嗌倌隀嘁姹U洗笳n堂”活動,在6個縣市區的15所中小學和高等院校開展了巡回活動,受教育青少年學生達到2萬余人。廣泛組織活動,充分彰顯了法學會在法治宣傳中的社會性、群眾性作用。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