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11 來源: 責任編輯:att2014
一、形勢與任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為運用大數據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指明了方向。實踐中大數據應用已經取得很大成績,面臨難得發展機遇。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實現基于數據的科學決策,將推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模式進步,加快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逐步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十三五規劃要求“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要運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政務公開、黨務公開,加快推進電子政務,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更好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倳浀淖钚轮v話,突出了電子政務為民服務的宗旨,為下一步應用大數據推動電子政務發展指明了方向。
由于生產與存儲成本限制,工業化生產方式只能提供規?;藴驶?,無法提供普遍的定制服務?;蛘邠Q句話說,工業化生產方式之下,生產方只能集中資源為少數高端人群(VIP)提供優質服務,實現二八定律,獲取利益。因此,在工業化生產方式之下,一般人群是享受不到優質的定制服務的。信息生產、存儲、傳輸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存儲成本趨向于零,生產方完全有能力滿足長尾市場尾端的不同個性化需求,幾乎為所有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為用戶提供超出預期的體驗。亞馬遜、淘寶、今日頭條、百度、滴滴出行、美團等均是這種定制化服務的集中表現,在商業領域已經非常普遍,衣食住行樣樣定制。
電子政務基本可以分為信息提供與服務提供兩大類。傳統上,類似于工業化生產方式,不論接受對象的差別,政府提供的都是無差別的統一信息或者服務,無法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提供定制化服務(高端人群除外)。隨著大數據應用能力的增強,政府逐步開始為公眾提供定制化的政務服務,盡管政務服務創新仍然滯后于商業領域的服務創新。在信息服務方面,發達國家已經較為普遍實現信息提供的實時化、可視化、差異化,每個信息獲取者獲得的信息都能滿足其特殊需要,而不是一般的信息。在服務提供方面,根據大數據提供的預測能力,為不同個體提供精準服務以及實現精細化的社會管理,也開始越來越常見。
二、定制政府基本特征
電子政務的基本定位是更好提供公共服務,有一個逐步演進、發展的過程。按照聯合國的劃分,第一階段是信息服務萌芽。第二階段是信息服務加強。第三階段是互動服務。第四階段是聯通服務。政府網站改變了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方式,通過Web2.0和其他各種互動工具,積極主動從公眾獲得信息和意見。電子服務與電子解決方案以無縫方式實現跨部門提供,信息、數據和知識通過整合性應用實現跨政府機關轉移。政府從以自己為中心變成為以公眾為中心,通過生命周期事件和不同階層的需要,向公眾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電子服務。政府創造環境,讓公眾更加積極參與政府活動,在決策過程中發出聲音??梢姡娮诱毡旧淼陌l展規律就是逐步提高服務水平,向以公眾為中心的定制服務發展。大數據的核心功能在于預測,運用大數據,政府可以更好感知公眾需求,提供更精準服務,最終實現定制化服務。
定制政府可以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根本轉變:
–服務方式從被動到主動。過去公眾接受政府服務都是被動接受,政府提供什么,公眾接受什么。定制政府改變了這一流程,從每個公眾的需要出發提供服務。用克強總理的話說,由公眾“點菜”,政府“端菜”。
–需求從千人一面到眾生百態。在傳統服務體系下,需求無差別,政府提供的是統一的服務。基于大數據的定制政府,完全可以根據需求的差異性,通過不同的服務,滿足不同要求。
–供給從一刀切到定制化。傳統政務服務均是流水線方式的規范化服務,基本是一刀切,而定制政府提供的服務實現了端對端的定制化、個性化。
–對象從高成本、高端化到低成本、普惠化。傳統體制下,少數高端人群可以享受“特供”服務,其成本由社會負擔,屬于高成本基礎上的高端化個性服務。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完全可以以低成本實現普惠化的定制服務,人人都能享受個性化的關懷。
–定制政府是創新政府的突破口。定制政府符合需求驅動的基本要求,以應用帶動建設,為創新政府提供初始動力機制。過去我們的電子政務建設,基本上是供給驅動,重建設輕應用,經常導致投入大、收益小的結果,甚至建設了不少樣子工程,中看不中用。定制政府從需求切入,以滿足人民群眾差異化需求為目標,一定能夠帶動電子政務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定制政府借助互聯網+,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實現流程再造,以同樣的資源,更好服務更多人。同時,從需求出發,定制政府可以推動實現透明、參與與合作目標。
–定制政府是后發國家電子政務實現彎道超車的助推器。各國電子政務發展實踐表明,電子政務發展程度與經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有高度的相關性,國民收入水平高的國家一般而言電子政務發展指數也高。但是,另一方面,兩者之間又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其他因素同樣也很重要。一些國家國民收入水平并不高,但電子政務發展令人矚目;一些國家國民收入水平很高,但電子政務并未取得相應的成績。有些國家能打破電子政務發展階段上一般循序發展規律,更加重視高階段的制度建設,更加突出在線互動與服務,以高階段制度建設帶動整個電子政務發展,實現彎道超車。這就要求我們客觀認識和把握電子政務發展規律,既要避免急于求成,制定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目標,又要避免消極無為,錯失發展良機。完全可以以定制政府帶動電子政務建設全面邁上新臺階,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電子政務發展之路,提供中國解決方案,實現電子政務發展的彎道超車。
三、方向與條件
實現定制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更新服務理念、推動數據共享、完善基礎設施、感知個性需求、建設定制政府,實現政府治理現代化。
在深圳討論這個問題,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因為深圳這些年來高科技企業云集,出現了包括華為、騰訊、中興、大疆、比亞迪等等在國內現在在高科技領域里面讓人矚目的產業集群,這個現象已經引起了國外的廣泛關注。前些天和日本專家在一起開會討論這個問題,大家提出一個疑問說為什么深圳能做到,甚至北京、上海都做不到。
后來很多同志提出了不同的診斷方案,其中一點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所以創新是這座城市的基因。一位在深圳工作很長時間的央企高管現場也說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其中一個解讀是深圳有很多城中村,為創新創業的人口提供了一個在沒有成功時候的在城中村的低成本生存環境,成功之后就住進豪宅,所以他認為城中村很重要。另外一個原因在于我們現在的行政資源配置是按照戶籍常住人口配置的,深圳的戶籍常住人口和實際人口中間有一個很大的落差,所以我們的管理部門的人手相對配置不足,為市場機制的發展留下空間。
我前兩年有機會和深圳市的一位街道書記也是主任聊過,他介紹了政府如何為企業創新創業服務的做法,聽后深受震動。他一個街道的上市公司有7、80家,大家可能能猜到這是哪個街道。所以我就想在深圳談在我們國家相對比較前沿的概念定制政府,可能其他地方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深圳完全有條件能做到,深圳的服務型政府已經見到了成效。所以我想定制政府建設,在深圳尤其具有意義。我想我們政府的目標應該是你需要我來提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每年給你提供幾十萬條政府信息,對你來說可能淹沒在政府信息當中,或者到政府網站根本找不到你想要的信息,網站本身就是迷宮,所以現在很多地方在削減政府網站的數量。
四、愿景與目標
你關心的才是頭條;你需要的我來提供!
從為人民服務到為人服務!提供一個精準服務,實現從集合概念的為人民服務到以個體為基礎的為人民服務的巨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