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2 來源: 責任編輯:fml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法界同仁:
??????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組委會給我這次寶貴的發言機會,我匯報的題目是《“楓橋經驗”在刑事司法審判中的適用研究--以xz市法院輕傷害案件審判為藍本》,匯報分為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選題的原因
“楓橋經驗”是我國基層社會綜合治理的成功經驗和典型,其具有多維的理論內涵,并且跟隨時代的變化在不斷的發展創新。作為一名法院干警,在不斷的審視、思考理論和審判實踐的對接中,我認為在刑事司法視角下,“楓橋經驗”是中國基層社會不斷對刑事政策理論的具體實踐,與我國刑事政策理論具有內在統一性,并且也一直被適用于刑事司法實踐中。查閱之前的研究成果,僅有“楓橋經驗”在刑事和解等單一刑事訴訟制度的應用,因此希望對刑事司法審判視角下的“楓橋經驗”從理論到制度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論證,以期指導實踐。
二、本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提出刑事司法視角下的“楓橋經驗”理論內涵。從我國50多年的社會發展變革中,“楓橋經驗”創立、發展和成熟的進程也正是我國刑事政策理論運用于實踐、指導實踐的寫照,“楓橋經驗”是中國基層社會對刑事政策理論的具體實踐,為中國特色的刑事政策理論提供了豐富的鄉土資源和實證素材?!皸鳂蚪涷灐被揪耋w現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展現出以人為本的、全面系統的、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觀,其提出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犯罪、化解社會矛盾的要求、與中國和諧社會建設步調一致,具有先進性和普適性,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意義重大。在當代刑事司法視角下的“楓橋經驗”的理論內涵應是以人為本、依靠群眾為核心,化解矛盾、預防犯罪為目的,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為理念。
第二部分提出“楓橋經驗”適用于刑事司法審判的路徑選擇。楓橋經驗應用于刑事司法審判具有堅實的法律依據和理論基礎,并且從我國刑事司法實踐總結的重要經驗成果的制度化、立法化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第一,“楓橋經驗”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依靠群眾,《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和原則對此也提出同樣要求。第二,“楓橋經驗”以化解矛盾、預防犯罪為目的,其積累的中國社會基層和解經驗,是我國刑事和解制度探索的一個縮影,也與我國政法機關工作的重點目標一致。2013修改實施的《刑事訴訟法》規定了刑事和解的制度,其為加害人、被害人以及辦理案件的司法機關帶來利益,從而在實踐中獲得強大的生命力。第三,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增加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皸鳂蚪涷灐北纸逃秊橹?、懲罰為輔的理念,進行教育人、挽救人,讓犯錯者“知錯必改”,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正是以“楓橋經驗”的理念為指引,踐行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客觀要求,呈現當代司法寬容精神的實體價值和提高刑事訴訟效率的程序價值。第四,非監禁罪犯的社區矯正制度?!缎淌略V訟法》規定了社區矯正制度。司法部等六部門聯合出臺《關于組織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的意見》進一步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矯正。從“楓橋經驗”創設之初的“幫教感化”到非監禁刑的社區矯正制度,體現了中國人的善意和人本關懷,有利于犯罪分子的改造和回歸社會,更有利于實現對犯罪分子“特殊預防”的目的。
第三部分從實證角度研究“楓橋經驗”在刑事司法審判中的適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城鄉結構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催生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實踐中輕微刑事案件尤其輕傷害案件數量高居不下且有繼續增長勢頭?!皸鳂蚪涷灐痹从谥袊鴤鹘y法律思想,源于村鎮經驗,其注重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注重和諧村落的建立,強調仁愛、群體、包容,彰顯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和為貴”的理念。而輕傷害案件由于社會成員個體之間的矛盾沖突所致,其案件特征突出反映中國社會尤其是基層社會在時代變遷中社會秩序以及成員之間關系變化、暴力沖突而導致的犯罪案件。因此,我選取xz市法院2015年-2017年輕傷害案件審判情況,研究刑事審判中的存在問題以及“楓橋經驗”指導下的輕傷害案件刑事審判建議。
首先以實證調研的方法總結xz市法院輕傷害案件審判情況:其主要特征有:輕傷害案件高發;農民及勞務工、無業者占比較大,部分被告人有前科劣跡;因日常偶發矛盾引發的案件占比較大;傷害后果較輕;刑事和解案件數量占比較大;緩刑適用率高、免予刑事處罰低。繼而從中分析審理該類案件時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以“楓橋經驗”指導下的刑事審判建議:總的原則是根據具體案件的犯罪事實和情節區別對待,合法、合理、合情做出恰當處理。具體做法有:確立適用緩刑、免予刑事處罰的一般原則;正確認識被害人諒解與量刑的關系;辯證分析被告人前科、劣跡對適用緩刑的影響;對不能即時履行賠償義務的被告人科學選擇適用緩刑等。
三、本文的創新之處
本文的創新即理論的創新和運用?!皸鳂蚪涷灐敝跃哂袕姶蟮纳?,是因為其是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的理論。法院作為法治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在面對具體的人和案件時,更需要了解和尊重這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民情,更應該注重研究和運用從中積累的成功的社會治理經驗。我希望刑事司法審判中能夠將“楓橋經驗”精神內化為引導法官辦理案件的價值取向并對此進行充分學習、借鑒、運用和創新,堅持打擊犯罪和保障人權并重,堅持司法為民,堅持創新辦案工作方法,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以上是我的匯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