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位置: 首頁 》圖文實錄 》第十三屆中國法學青年論壇 》專題報道 》第一分論壇
點評人:劉作翔

時間:2018-07-12   來源:  責任編輯:fml

?????? 謝謝胡院長,謝謝會議的邀請,能夠參加這樣一個有意義的論壇。我講這幾點意見:

  王斌通同學這篇文章是一篇文題相符的文章,這個判斷應該是不低的。最近我們參加一些博士生的開題或者論文答辯,經常有專家指出文題不符,文章的關鍵詞非常明確,核心內容也非常明確就是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傳統善治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以新鄉賢參與治理為視角,這篇文章里面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幾個主要的關鍵思路,一個是提出了新鄉賢參與治理,傳統善治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新鄉賢他在文章里面有一個介紹也是根據諸暨、楓橋經驗總結出來的新鄉賢包括的人物范圍。新鄉賢是如何來參與治理的,如何在治理過程當中通過參與治理對傳統善治文化進行繼承和創新,在他文章里面主要是因他的概念是通過四個案例展現了善治文化繼承與創新。四個方面里面有詳細的介紹,發言稿寫得比較簡略,文章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介紹,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的情況,孝德文化研究會發表一個倡議書,“千回上墳頭,不如一碗到床頭,不如活時挾筷鮮”很形象,通過這四個案例來展示了傳統善治文化怎么通過新鄉賢參與治理得以繼承和創新。

  這篇文章上寫作上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也需要指出來,一是文章幾個地方講到新鄉賢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鄉賢,但是文章里面沒有交代傳統意義的鄉賢是什么,這個大家并不清楚,作為一個文章應該有所交代。二是這里面用了四個案例,以下四個案例來說明新鄉賢如何參與治理,其實這個案例改為幾個事例或者方面更妥一些,雖然社會學講案例可以擴大化,但是你描述的主要通過事例和幾個方面來講的。三是有些概念需要解釋,比如南夢文化(音),十二都對于不懂地域文化的人來看需要再解釋一下。四是總結經驗同時,你整個文章給我們描繪了一幅非常美好的非常理想的一種新治理的狀態,但是我覺得對于存在的問題也要進行深入挖掘,我知道王斌通同學跟著王教授對楓橋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我也去楓橋做過私底的考察,找了一個做了30多年的老楊工作室,做楓橋經驗的人都知道這個人是楓橋鎮派出所的,我們聊了一個上午。有些東西在正式談話里面是找不到的,比如偶然的談話和別人的談話中,談到各種各樣的社會組織所潛藏著的一種權力化以及內部紛爭現象,公開調研里面是聽不到的。

  最后我談兩點體會:第一“楓橋經驗”的研究當中缺乏對案例的研究,我們現在可能太過于做理論的提升和總結,但是案例研究少了,理論總結就不太容易提煉出來,應該加大這方面的研究,理論總結應該在大量案例基礎上提煉。第二,關于自治,法治,德治,很多地方談到三治合一,文章里面也談到了,包括今天上午的報告。自治法治德治是不同的含義,自治主要表達了治理方式,而自治靠什么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清楚的回答,自治過程當中靠什么,有些人簡單以為靠民間規范,其實這個可能有誤解,甚至上午有專家講到把自治融入法治和德治,主要表達了治理方式,和法治和德治有鮮明規范在里面,這里面有一個問題,自治過程當中依賴什么?比如民間調解里面我們和老楊聊了很多案件,這個案子怎么處理,講到處理工商和鄰里糾紛,處理每一個糾紛都要去找法律,法律是怎么規定的。這樣一來,有一個什么問題,自治過程當中所有規范可能都要在自治過程當中使用。比如法律是不能少的,黨規不能少,國家政策不能少,民間的自治規約不能少的。所以自治過程當中,其實是把所有規范的資源都要用進去,這是一個問題。再就是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這是理想狀態上的描述,三者如何合一,如何統一?如果三者是統一的情況下,比如三者的規范,自治過程當中采用的自治規范也好,其他規范也好統一時我們好辦,但是當不統一了怎么辦?德治是一個需要選擇的問題用什么樣的道德教化治理,這是我們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他所運用的道和法有沖突時怎么辦,民間規范鄉規民約和法律沖突了之后怎么辦,怎么取舍?老楊30多年筆記本有整個書架,那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通過大量的案例如果和法律沖突還是要回到法律上去。我們講三治合一一定要把關系重點思考一下,這是我的一些感想,謝謝。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