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
用戶名: 密碼: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2025年09月11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頁 》直屬研究會 》綜合報道
“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典立法保護研討會”順利舉辦

時間:2016-10-25   來源:民法學研究會  責任編輯:xzw

  2016年10月18日,由中國民法學研究會主辦、騰訊研究院承辦的小型學術研討會“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典立法保護研討會”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主要圍繞《民法總則(草案)》第104條,就網絡虛擬財產的立法模式、類型化研究、司法裁判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各地高校的2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場全景

  會議第一單元由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李永軍教授主持,最高人民法院姚寶華法官和騰訊研究院法律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彭宏潔等兩位來自實務部門的人士作了主題發言。姚寶華法官主要就網絡虛擬財產司法保護中的問題進行了梳理和分析,彭宏潔則從技術層面介紹了網絡游戲道具的種類、產生、運行及流轉過程,并提出面臨的法律困惑。

  會議第二單元由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王軼教授主持,福建師范大學林旭霞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席志國副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熊琦教授、西北政法大學孫山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熊丙萬助理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劉明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許可博士、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王雷副教授、北京社會科學院繆宇博士等九位學者作了主題發言。各位發言人主要就網絡虛擬財產的定義、類型、特性及法律屬性界定等問題進行了闡述,并重點圍繞網絡虛擬財產權的法律屬性作了報告。報告中,有的學者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具備“物”的特征,應界定為物權,認為債權性的認識不能反映網絡虛擬財產權的本質特征;有的學者認為不宜將網絡虛擬財產界定為物權,虛擬財產權物權說的觀點須建立在突破若干物權通說觀點的基礎之上,制度成本較高;還有的學者認為目前將網絡虛擬財產界定為物權或債權均存在一些與原有規則不相契合之處,將其界定為新型財產權更為合適。

  主題發言之后,扈紀華、孫娜娜、常鵬翱、張吉豫、賀劍、張楠等來自全國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多位與會人士進行了評議和討論。中國政法大學李永軍教授做了會議總結。從討論情況看,各位專家學者對網絡虛擬財產權應界定為物權、債權還是新型財產權仍有較大爭議,但均表示應在《民法總則》中明確對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保護。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欧美1区免费,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